此理分明见各偏,何时讲习到同然。
寄书好与随庵道,千里元来共一天。
此理分明见各偏,何时讲习到同然。
寄书好与随庵道,千里元来共一天。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真理的认识,认为真理虽显而易见,但人们往往因立场不同而见解各异。诗人希望与友人徐子融分享这种认识,即使相隔千里,心灵相通,犹如同在一片天空之下。通过"何时讲习到同然",诗人强调了交流与共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哲理的闲适之作,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格物致知和人文关怀。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