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符鸠。
不知此地从君处,亦有他人继我不。
尘土生涯休荡涤,风波时事只飘浮。
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
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符鸠。
不知此地从君处,亦有他人继我不。
尘土生涯休荡涤,风波时事只飘浮。
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怀舒州山水呈昌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开篇“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符鸠”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溪畔的宁静与生机。黄栗(黄雀)和白符鸠(白鹤)的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由和高洁生活的向往。
“不知此地从君处,亦有他人继我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记忆的留恋以及对于未来的迷茫。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昌叔,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朋友或知己。而“他人”则是时间流转中的无常和替代感。
“尘土生涯休荡涤,风波时事只飘浮”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尘土代表着凡俗,而生涯则象征着生命的有限;风波和时事则是无常变化的象征。
最后,“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无奈的心情。相看中的“发秃”暗示着年华老去,无奈之感油然而生;而“一梦东南即自羞”则是对过往理想和现实差距的自嘲。
整首诗通过山水景物,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王安石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透露了作为政治家的他,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心路历程。
汉代李元礼,江左管夷吾。
英姿雅望,凛凛玉立冠中都。
礧磈胸中千丈,不肯低回青禁,引去卧江湖。
更学鸱夷子,一舸下东吴。送公别,杯酒尽,少踌躇。
旧棠阴下,几人临路拥行车。
归近云天尺五,梦想经纶贤业,谈笑取单于。
为问苕溪水,留得此翁无。
游从忘朝晡,尊酒轻招呼。
笑语恣玩狎,翻覆云雨疏。
我友数君子,古心相与娱。
每见辄宾敬,衣裳俨而趋。
恶石寓规诫,美疢疾佞谀。
深山足风雨,零落梅花株。
亭亭岩上松,霜姿一何孤。
感兹各努力,勿以岁事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