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光阁在帝城边,遥控西山奠北川。
忽有风云来绝塞,坐看雷雨下诸天。
微茫野色俱堪画,漭沆中流好放船。
东下林塘更幽绝,江南秋望此依然。
镜光阁在帝城边,遥控西山奠北川。
忽有风云来绝塞,坐看雷雨下诸天。
微茫野色俱堪画,漭沆中流好放船。
东下林塘更幽绝,江南秋望此依然。
这首诗描绘了镜光阁雨景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首联“镜光阁在帝城边,遥控西山奠北川”以镜光阁为中心,勾勒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与周围山川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宏伟而静谧的氛围。颔联“忽有风云来绝塞,坐看雷雨下诸天”则通过风云雷雨的动态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同时也暗示了镜光阁作为观景点的独特视角,能够俯瞰整个天地间的景象。
颈联“微茫野色俱堪画,漭沆中流好放船”进一步描绘了雨后镜光阁周围的景色,无论是远处模糊的田野还是近处波澜壮阔的河流,都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
尾联“东下林塘更幽绝,江南秋望此依然”则将视线转向东方,描绘了镜光阁所在区域的另一番景象——林间水塘的幽静与美丽,即便是在江南的秋天,这样的美景依旧如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和谐、四季常新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镜光阁雨景的壮丽与宁静,以及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昔年曾记金陵游,衣冠文物称神州。
千年王气凝钟阜,万里襟带长江流。
东梁西梁辟门户,三山驱逐江天浮。
龙蟠虎踞没天险,中原形胜那能俦。
大明神祖扫区宇,江淮百万驱貔貅。
西望鄱阳东震泽,群雄接戟咸殍囚。
百年宇内混腥秽,天戈一洗无停留。
攘夷绥夏功莫比,普天率土同歌讴。
遂开明堂宅斯胜,巍巍大业过商周。
金银宫阙插星汉,祥云瑞霭深龙楼。
宫墙绕护松百尺,屈铁偃仰蟠蛟虬。
琉璃闪烁争台殿,凤阙掩映罗罳罦。
南都岂止天一柱,储养俊乂资旁求。
词官典领在桂籍,鹿鸣三载歌呦呦。
蓝袍济楚谁氏子,手持仙桂欢遨游。
酒酣欲过石桥去,马蹄踏碎台城秋。
少年我亦狂如此,至今语亦犹含羞。
是谁好事貌此幅,操笔欲语倦还休。
六朝文物今何在,俯仰不觉生閒愁。
乌衣巷口白鹭洲,古来文士添语柄,长江滚滚风飕飕。
《题金陵折桂图》【明·林光】昔年曾记金陵游,衣冠文物称神州。千年王气凝钟阜,万里襟带长江流。东梁西梁辟门户,三山驱逐江天浮。龙蟠虎踞没天险,中原形胜那能俦。大明神祖扫区宇,江淮百万驱貔貅。西望鄱阳东震泽,群雄接戟咸殍囚。百年宇内混腥秽,天戈一洗无停留。攘夷绥夏功莫比,普天率土同歌讴。遂开明堂宅斯胜,巍巍大业过商周。金银宫阙插星汉,祥云瑞霭深龙楼。宫墙绕护松百尺,屈铁偃仰蟠蛟虬。琉璃闪烁争台殿,凤阙掩映罗罳罦。南都岂止天一柱,储养俊乂资旁求。词官典领在桂籍,鹿鸣三载歌呦呦。蓝袍济楚谁氏子,手持仙桂欢遨游。酒酣欲过石桥去,马蹄踏碎台城秋。少年我亦狂如此,至今语亦犹含羞。是谁好事貌此幅,操笔欲语倦还休。六朝文物今何在,俯仰不觉生閒愁。乌衣巷口白鹭洲,古来文士添语柄,长江滚滚风飕飕。
https://shici.929r.com/shici/QxyMTS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