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空四海,红紫委如尘。
梅处生新敬,宁非具限人。
平生空四海,红紫委如尘。
梅处生新敬,宁非具限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见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物欲纷争的超然态度和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平生空四海”,这是诗人自述,一生奔波于世间广阔的四海之中,但所得却如尘土般虚幻无常。这里的“四海”不仅指物理上的空间,也象征着诗人对世界的遍历和理解。
“红紫委如尘”,这是对现实生活中名利纷争的一个比喻。“红紫”通常指贵族或富贵之家,这里的“委如尘”则表明这些看似耀眼的荣华富贵,在诗人眼里不过是转瞬即逝,像尘土一样不堪一击。
“梅处生新敬”,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在现实世界的喧嚣中,诗人却在梅花中寻找到了一种新的敬意。梅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常被用来比喻君子的节操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宁非具限人”,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评估。在这里,“宁非”意味着宁愿选择,也就是说诗人宁愿选择成为那种有所局限、不为世俗所动的人。这里的“具限人”指的是那些有所追求,有所节制,不随波逐流的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洁净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修养和品格坚守的一种自我期许。
凉风暮起骊山空,长生殿锁霜叶红。
朝来试入华清宫,分明忆得开元中。
金殿不胜秋,月斜石楼冷。
谁是相顾人,褰帷吊孤影。
烟灭石楼空,悠悠永夜中。
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
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