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草庭花古寺幽,淡云疏雨送高秋。
松楸南国几回首,瀛海西风一倚楼。
大众机锋真觉钝,满江波浪独能游。
借君碗内清香茗,浇我胸中磊块愁。
砌草庭花古寺幽,淡云疏雨送高秋。
松楸南国几回首,瀛海西风一倚楼。
大众机锋真觉钝,满江波浪独能游。
借君碗内清香茗,浇我胸中磊块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古寺静谧,草木萧瑟的画面。诗人通过“砌草庭花古寺幽”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古寺在淡云疏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与深远。接下来,“淡云疏雨送高秋”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氛围,秋意渐浓,云淡风轻,雨丝细密,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悠远的意境。
“松楸南国几回首,瀛海西风一倚楼”两句,诗人以“松楸”象征故乡,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南国”代表南方故乡,“几回首”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切与频繁。而“瀛海西风一倚楼”,则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楼头,面对西来的海风,心中涌起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感慨。
“大众机锋真觉钝,满江波浪独能游”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世俗的纷扰与个人的超脱进行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在世俗的机巧面前,诗人感到“钝”,而在自然的波澜中,却能自由地遨游,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借君碗内清香茗,浇我胸中磊块愁”两句,以茶解愁,表达了诗人通过品茗来排遣心中的忧愁,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一天风雨过重九。东篱更谁携酒。
独客最销魂,正而今时候。
登高愁望眼,怕遥见、燕山孤岫。
采得红萸,懒题新句,故园回首。
哀雁两三声,凄凉意,那得双眉解皱。
莫漫捲珠帘,有黄花共瘦。
人生如寄耳,犹令节、几番空负。
真无奈,旧日心情,付药铛茶臼。
公孙牧豕时,种种已华颠。
伟身著短衣,昂首持长鞭。
涂附困泥中,白蹢涉菑田。
野乌饥萃止,辨色俱尚玄。
穷年逐什一,形秽莫可捐。
忽乘风云会,光华遍九天。
群豕化神龙,洿池变灵渊。
丈夫此身在,何愁屯与邅。
皋亭山上,衔蝉巧样,装成如虎。
小市连群,也费青钱无数。跳梁不捕。
便置向、书窗何补。翻一笑、博人旧事,笙娲盘古。
痴绝秦家娇女。问等身、金化几分尘土。
函谷轻丸,改作北门长护。春纤漫抚。
怕粉汗、红糊香污。西湖路。黄胖泥孩同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