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其四并序》
《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其四并序》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荔衫轻,莲屟小。妆束出新造。

众里关心,瞥眼送潜笑。

珊珊吹下天风,梅边萼绿,知仙骨、几生修到。

问青鸟。敢因小劫思凡,谪梦软红老。

天半云和,寒碧叶鸾啸。

飞来掌上蝉娟,前身姊妹,合有个、杜兰香小。

(0)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是清代词人姚燮所作,赠予名为吴郎韶仙的朋友。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装扮与气质,充满了古典美与仙气。

“荔衫轻,莲屟小”,开篇即以轻盈的荔枝衫与小巧的莲花鞋勾勒出女子的服饰之美,轻盈而雅致。“妆束出新造”则点明了这种装扮的独特与创新,暗示着女子的个性与不凡。

“众里关心,瞥眼送潜笑”,在人群中,女子的目光流转间,不经意地传递出一抹温柔的微笑,展现了她既内敛又不失灵动的性格特点。

“珊珊吹下天风,梅边萼绿,知仙骨、几生修到”,这几句将女子比作随风飘落的花瓣,置身于梅花边,绿萼映衬之下,仿佛拥有仙人的骨髓,历经了几世修行才得此风姿。

“问青鸟。敢因小劫思凡,谪梦软红老”,这里借用了神话中的青鸟传说,表达了对女子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即使经历短暂的尘世生活,也渴望回归纯净的精神世界。

“天半云和,寒碧叶鸾啸”,描绘了一幅高远的景象,云与叶交织,鸾鸟的鸣叫在空中回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飞来掌上蝉娟,前身姊妹,合有个、杜兰香小”,最后几句以蝉娟(即月光)为喻,暗示女子如同月光般清冷而美丽,与前文的姐妹相呼应,似乎暗示着她与古代的女性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如同杜兰香一般,拥有着独特的魅力与故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泊舟湖口有折梅相赠者

春入寒梅久,侵寻到北枝。

林疏江月白,香细晓风吹。

驿使来能几,花神遇转奇。

一杯篷底绿,堪动法曹诗。

(0)

华元洞

一入华元洞,方知境界清。

荆榛何代辟,门户总天成。

地迥尘难到,室虚白亦生。

野僧能供佛,那得罢逢迎。

(0)

辰溪山塘驿二首有引·其一

一别薇垣署,溪山路几千。

花光时记忆,驿舍转娇妍。

胜赏宁夷险,芳心孰后先。

主人兼命酒,坐语息尘缘。

(0)

正月十六夜泊舟槜李城下时天霁月出漫赋二首·其一

万里途方半,千金夜未休。

去年今夕酒,一别几般愁。

士女争浮舫,笙歌别上楼。

寥寥天畔客,漂泊正孤舟。

(0)

与诸同年话别于飞云洞二首有引·其二

廿载通贤籍,难期聚会同。

关山时去住,岐路复西东。

已慕汉阴叟,还希塞上翁。

浪游随所适,终自愧冥鸿。

(0)

送穆令公入觐二首·其二

五凤祥云拥,双凫瑞色浮。

玺书辉紫殿,锦服照黄州。

郡国谁高第,关山自壮游。

重来念竹马,莫恋梓乡留。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