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天晓。帘捲闻啼鸟。风雨深深人不到。
砌上碧苔生了。踏青辜负良期。低鬟悄自寻思。
桃叶柳芽都小,问春为底来迟。
梦回天晓。帘捲闻啼鸟。风雨深深人不到。
砌上碧苔生了。踏青辜负良期。低鬟悄自寻思。
桃叶柳芽都小,问春为底来迟。
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梦醒后的情境,细腻地展现了她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梦回天晓”,点明时间从梦境转入现实,天色已亮,暗示着主人公经历了美好的梦境,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清醒。接着,“帘捲闻啼鸟”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如鸟鸣声,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
“风雨深深人不到”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冷清,风雨交加,似乎连人都不愿靠近,更增添了主人公的孤独感。而“砌上碧苔生了”则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静谧,同时也预示着主人公心境的沉静与深邃。
“踏青辜负良期”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遗憾,她可能曾计划在春日里踏青赏花,但因某种原因未能成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接下来,“低鬟悄自寻思”描绘了她低头沉思的场景,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桃叶柳芽都小,问春为底来迟”两句,以自然界的变化作为隐喻,桃叶柳芽虽小,却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但春却迟迟未至,这里不仅是在询问季节为何姗姗来迟,也是在反思自己的情感状态,是否也如同这春天一般,等待着某个契机的到来。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梦醒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