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风雨过重九。东篱更谁携酒。
独客最销魂,正而今时候。
登高愁望眼,怕遥见、燕山孤岫。
采得红萸,懒题新句,故园回首。
哀雁两三声,凄凉意,那得双眉解皱。
莫漫捲珠帘,有黄花共瘦。
人生如寄耳,犹令节、几番空负。
真无奈,旧日心情,付药铛茶臼。
一天风雨过重九。东篱更谁携酒。
独客最销魂,正而今时候。
登高愁望眼,怕遥见、燕山孤岫。
采得红萸,懒题新句,故园回首。
哀雁两三声,凄凉意,那得双眉解皱。
莫漫捲珠帘,有黄花共瘦。
人生如寄耳,犹令节、几番空负。
真无奈,旧日心情,付药铛茶臼。
这首清代词人张玉珍的《徵招·九日书感》描绘了重阳节后的一天,风雨过后,词人独自一人面对凄清的景象,倍感孤独和思乡之情。"东篱更谁携酒"一句,暗指陶渊明的饮酒赏菊,而此时却无人陪伴,孤独更甚。"独客最销魂"直接表达了词人的落寞心境。
"登高愁望眼,怕遥见、燕山孤岫",通过登高远眺,词人害怕看到远方的燕山孤峰,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采得红萸,懒题新句",表达了词人无心再写新诗,因为眼前的景色和心情都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
"哀雁两三声,凄凉意,那得双眉解皱",哀鸣的大雁和寥落的秋声更添词人的哀愁,双眉紧锁,无法舒展。"莫漫捲珠帘,有黄花共瘦",词人不愿去遮挡视线,宁愿与菊花的憔悴相对,寄托自己的孤独。
"人生如寄耳,犹令节、几番空负",词人感叹人生短暂,重阳佳节又虚度,深感遗憾。最后,词人无奈地将过去的美好记忆和情感寄托在日常琐事中,如药铛茶臼,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风雨、孤峰、哀雁等意象,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思乡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朴素,情感深沉。
旌阳古剑寒如冰,化成鍊就阴阳精。
铁花乱雪星斗明,白帝夜哭蛟龙惊。
一朝提携试苍石,海风吹断寒云色。
天地高低两磨轮,日月东西双合璧。
剑光如风石如泥,剑风飞过石不知。
苍松怒号起雷雨,翠峡劈破青琉璃。
当年一断成千古,融液至今难缀补。
拂开苍藓勒奇勋,好向岐阳作钟鼓。
我行河之浒,我陟山之巅。
跋涉岂殊途,无劳怨独贤。
懔懔踏崩崖,惴惴临深渊。
安危系马足,戈矛兴目前。
投装日之夕,散怀咏凉天。
居人俯黄流,高城生暮烟。
此邦实巨镇,势与西羌连。
绕亭读残碑,繁华忆当年。
楼倾有遗址,兔爰经坏阡。
访古念今昔,永歌黍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