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数日,半雨半兼晴。
营内有奸谋结叛,先晴后雨叛难成,先雨后晴兴。
天数日,半雨半兼晴。
营内有奸谋结叛,先晴后雨叛难成,先雨后晴兴。
这首诗通过描述天气变化与军事形势的关系,展现了古代军事战略中对自然现象的巧妙利用。"天数日,半雨半兼晴",开篇即以自然界的变化预示着某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暗示了战争中的不可预测因素。接下来的两句“营内有奸谋结叛,先晴后雨叛难成,先雨后晴兴”,则进一步揭示了在特定天气条件下,敌方内部可能出现的叛乱或阴谋难以成功,而有利的天气转变则可能成为军事行动的契机。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先晴后雨”与“先雨后晴”的不同结果,形象地表达了在军事策略中,把握时机和利用自然条件的重要性。这种对天气与军事行动关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古代军事智慧与自然哲学的融合,展现出诗人对战争策略独到的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拍岸回流逆上矶,枯杨折苇静相依。
趁墟渔子晨争渡,赛庙商人晚醉归。
重九信来风未慭,大千行遍昨俱非。
羁愁万斛从头数,带眼今秋又减围。
昨夜新霜冷钓矶,绿荷消瘦碧芦肥。
一江秋色无人问,尽属风标两雪衣。
划破虚空一剑间,六根同转上头关。
如今宴坐庵中事,政在凡夫道法间。
松梢台殿郁高标,山转溪回一水朝。
不惜褰裳呼小渡,夜来春涨失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