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居六咏·其六》
《寓居六咏·其六》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西邻分半井,十口无渴忧。

岁旱百泉竭,日供八家求。

艰难念生理,沾足愧寒流。

比闻山田妇,出汲争群牛。

(0)
翻译
西边的邻居分担了一口井的使用权,十个家庭无需为饮水忧虑。
干旱之年,众多泉水干涸,每天要供应八个家庭的用水需求。
在艰难的日子里,我们深知生活的不易,对于仅有的水源感到惭愧,如同感激寒冷中的涓涓流水。
我听说山里的农妇们,外出打水时都要与牛群争夺水源。
注释
西邻:指邻居。
分半井:共享一口井。
十口:十个家庭。
渴忧:饮水忧虑。
岁旱:干旱之年。
百泉竭:众多泉水干涸。
日供:每日供应。
八家求:八个家庭的需求。
艰难:艰难困苦。
生理:生活所需。
沾足:沾湿双脚(比喻满足基本需求)。
愧寒流:对微小的水源感到惭愧。
山田妇:山里的农妇。
出汲:外出打水。
争群牛:与牛群争夺水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邻里互助共度艰难时期的情景。诗人以“西邻分半井”开篇,展现了乡亲们在缺水的情况下,通过分享资源来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没有了饥渴之忧。接着,“岁旱百泉竭,日供八家求”进一步强调了水源的稀缺和需求的迫切。

诗人感慨万分,意识到这样的生活条件对于个人而言是艰难的,同时对能有流水滋润脚下的土地心存感激,将其比作寒冬中的暖流。最后,诗人通过“比闻山田妇,出汲争群牛”的细节,生动描绘了农妇们为了家庭生计,甚至需要牵着牛群去远处取水的辛苦场景。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精神以及人们在困苦环境中的坚韧与勤劳,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定风波.梁溪诗冢图

画里家山碧一痕。亭亭瘦影远连云。

万点落花红似雨。香土。此间真合葬诗魂。

终古灵光长不灭。残碣。定生金字照苔纹。

哀壑无光泉暗泻。深夜。凄凉鬼语唱秋坟。

(0)

蝶恋花·其二

阑角海棠开未久。衬得愁新,不管衫痕旧。

见说斜阳如病酒。伤春一样春同瘦。

为问扬州沙柳柳。十里珠帘,名字无还有。

打桨红桥双卷袖。梦回又落南朝后。

(0)

浣溪纱八阙.湘江道中二阕·其九

花外春愁荡桨回。柳边残梦渡江来。

笛声吹醒玉龙哀。

隔岸闪灯楼一角,绕堤穿涨树千堆。

篷窗浅醉两三杯。

(0)

浣溪纱.三雅亭禊饮四阕·其一

六曲阑干一尺波。销魂无奈落花何。

吴娘水阁记闻歌。

惆怅柳边新燕子,掠波双尾剪春罗。

斜阳信息可知么。

(0)

临江仙·其一

白雪满头高意气,诗名四十年前。

袖间云物幻千缘。衣冠迷世外,哀乐寄吟边。

一梦红桑惊换世,雨馀尘榻萧然。

老仙归后剩苍烟。故江枫叶乱,空吊载书船。

(0)

恭和御制赐朝鲜琉球安南诸国使臣诗

华旦欣逢万寿旬,春卮廑祝叩筵频。

象方玉帛联王会,鹿宴笙簧慰远人。

望日有年陶煦暖,朝天何幸妥尊亲。

南归愿即呈黄耇,早拜丹墀仰至仁。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