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宁国奉圣寺》
《游宁国奉圣寺》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松梢台殿郁高标,山转溪回一水朝。

不惜褰裳呼小渡,夜来春涨失浮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níngguófèngshèng
sòng / fànchéng

sōngshāotái殿diàngāobiāoshānzhuǎnhuíshuǐcháo

qiānshangxiǎoláichūnzhǎngshīqiáo

翻译
松树梢头的台殿显得格外高大,山势蜿蜒溪流曲折,所有的水都流向同一个方向。
我毫不吝啬地撩起衣摆,呼唤小船摆渡,因为昨晚春水上涨,原先的浮桥已经不见了。
注释
松梢:指松树的顶端。
台殿:古代的殿堂或楼阁。
郁:茂盛、密集。
高标:高耸的姿态。
山转:山势转折。
溪回:溪流曲折。
一水朝:所有的水流向同一个方向。
不惜:不介意、不顾惜。
褰裳:提起衣裳,露出腿部以便行动。
呼小渡:呼叫小船过来。
春涨:春天河水上涨。
失浮桥:浮桥被水淹没,不见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宁国奉圣寺时的景象。首句"松梢台殿郁高标",通过描绘松树梢头的寺庙显得高耸入云,展现出寺庙的雄伟壮观和静谧之感。接下来的"山转溪回一水朝",则描绘了山水相映的自然景色,溪流曲折,仿佛所有的水都朝着寺庙汇聚,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

诗人兴致勃勃,不惜撩起衣裳呼唤小船摆渡,"不惜褰裳呼小渡",表现出他对探索美景的热忱和对未知的好奇。最后一句"夜来春涨失浮桥",暗示了时间已晚,春水上涨,原本的浮桥已被淹没,这不仅增添了游览的趣味性,也寓含着自然之力的壮丽和变化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奉圣寺周边的山水风光,以及诗人游历过程中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体验。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述怀

到京谁信寡交亲,每每欢和却变嗔。

俯仰顺人那尽意,浮尘随处漫容身。

樽前强作忘情醉,镜里俄看老鬓新。

昨夜梦归江上路,临风高振客衣尘。

(0)

客中元夕对月

异乡何处看灯好,片月多情对客悬。

遥忆故人千里共,又看新岁一番圆。

愁中灯火逢今夕,醉里笙歌记往年。

踪迹漂流难定止,举杯端欲问青天。

(0)

登盱眙

县郭高临紫翠间,泊舟乘兴一跻攀。

荆扬南望无多路,淮楚西来第一山。

僧舍径幽松影合,水祠碑在藓痕斑。

登临不用悲今古,渡口寒潮日往还。

(0)

扈从回京舟中渡江而作

千里楼船江上还,狂歌醉舞浪花间。

今宵对酒莫辞饮,明日到京无此閒。

落日寒潮扬子渡,澹烟衰草秣陵山。

壮怀不必悲前古,共整鸣珂候晓班。

(0)

寄沈徵士

东阳沈徵士,于我久相疏。

间别已三载,往来无一书。

情怀终自若,客鬓近何如。

遥想诸郎好,家庭乐有馀。

(0)

制成鹤氅偶作

氅衣成野服,飘逸类黄冠。

雪素轻狐貉,风祛散羽翰。

不嫌过膝短,正喜著身宽。

见影心犹称,时披月下看。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