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植梧桐,以待凤凰。有何燕雀,自称来翔。
何不弹射,使还故乡。
爰植梧桐,以待凤凰。有何燕雀,自称来翔。
何不弹射,使还故乡。
这首诗是三国时期魏晋时代的诸葛恪所作,名为《答费祎》。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梧桐”与“凤凰”的意象,以及“燕雀”与“故乡”的对比,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平庸之辈的讽刺。
“爰植梧桐,以待凤凰。”开篇即以“梧桐”象征高洁、尊贵的环境,期待“凤凰”般的杰出人才降临。梧桐树因其枝叶繁茂、姿态优雅,常被古人视为吉祥之物,而凤凰作为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才华横溢、德行高尚之人。此处以梧桐待凤,寓意着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
“有何燕雀,自称来翔。”接着诗人以“燕雀”自比,燕雀虽小,却自诩为凤凰,暗指那些自视甚高、实则平庸之人。燕雀虽能飞翔,但与凤凰的高贵形象相去甚远,以此讽刺那些妄自尊大、缺乏真才实学的人。
“何不弹射,使还故乡。”最后,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不将这些自以为是的燕雀弹射回去,让它们回到自己的故乡。这不仅是对那些自视过高者的直接批评,也表达了对真正人才的重视与保护,希望他们能在适合的环境中发光发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才的珍视与对于平庸之辈的不屑,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吴门古都会,畴昔记曾游。
轻帆卸处,西风吹老白蘋洲。
试觅姑苏台榭,尚想吴王宫阙,陆海跨鳌头。
西子竟何许,水殿漫凉秋。画图中,烟际寺,水边楼。
叫云横玉,须臾三弄不胜愁。
兴废都归闲梦,俯仰已成陈迹,家在泽南州。
有恨向谁说,月涌大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