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古都会,畴昔记曾游。
轻帆卸处,西风吹老白蘋洲。
试觅姑苏台榭,尚想吴王宫阙,陆海跨鳌头。
西子竟何许,水殿漫凉秋。画图中,烟际寺,水边楼。
叫云横玉,须臾三弄不胜愁。
兴废都归闲梦,俯仰已成陈迹,家在泽南州。
有恨向谁说,月涌大江流。
吴门古都会,畴昔记曾游。
轻帆卸处,西风吹老白蘋洲。
试觅姑苏台榭,尚想吴王宫阙,陆海跨鳌头。
西子竟何许,水殿漫凉秋。画图中,烟际寺,水边楼。
叫云横玉,须臾三弄不胜愁。
兴废都归闲梦,俯仰已成陈迹,家在泽南州。
有恨向谁说,月涌大江流。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其二》是袁去华的作品,他以黄舜举登姑苏台的韵脚进行和作。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昔日吴门(苏州)繁华景象的追忆,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身世的感慨。
"吴门古都会"开篇点明苏州的历史地位,接着通过"轻帆卸处,西风吹老白蘋洲"描绘了船只停泊、时光流转的画面,暗示了物是人非之感。"姑苏台榭"与"吴王宫阙"的提及,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的辉煌,而"陆海跨鳌头"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壮丽的想象。
"西子竟何许,水殿漫凉秋"借西湖的美景和空荡的宫殿,寄寓了对吴王时代的怀念和对当下清冷的感叹。下片转入对眼前景致的描绘,"画图中,烟际寺,水边楼"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如画风貌,但"叫云横玉,须臾三弄不胜愁"又透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愁。
"兴废都归闲梦"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沉思,"俯仰已成陈迹"则感慨人事如梦,自己身处"家在泽南州"的现实。最后,词人以"有恨向谁说,月涌大江流"收尾,将个人的无奈与无尽的思绪融入到浩渺的江水中,形成深沉而辽阔的意境。
整体来看,袁去华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融合了怀古之情与个人感慨,展现了宋词婉约而又深沉的艺术风格。
秋蓬去故所,随风自东西。
人生遇时艰,移徙将安辞。
今兹别汝去,念汝不能携。
山川虽云远,音书肯尔稀。
不见林中鸟,晨飞暮相依。
勿为别离念,相共自有期。
暖日煦早春,好风拂柔枝。
万物豫天和,胡为常凄其。
努力以自爱,慰我桑榆时。
昨发于陵城,今过伏生里。
荒陇春不耕,残碑断犹峙。
饥兔走陂陀,惊鼠缘松杞。
缅怀祖龙时,生也为博士。
焚书识先机,遁迹归桑梓。
却徵甘草莱,传经赖女子。
衰贱固云然,渝节亦所耻。
鄙哉叔孙生,朝仪媚君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