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暗闻流泉,月黑不知路。
时闻出涧中,幽禽学人语。
溪暗闻流泉,月黑不知路。
时闻出涧中,幽禽学人语。
这首清代诗人左锡璇的《夜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溪暗闻流泉",通过暗淡的溪流和潺潺的泉水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在黑暗中只能依靠水声指引前行。"月黑不知路"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昏暗,使人难以看清前方,增添了行走的困难与未知感。
"时闻出涧中",诗人巧妙地运用听觉,时不时听到涧中的水声,暗示着有生命的迹象,可能是流水,也可能是栖息在溪边的生物,如鸟儿。"幽禽学人语"则是点睛之笔,将自然界的声响赋予了某种灵性,仿佛那些幽居的禽鸟模仿人的言语,增加了诗的奇幻色彩和生动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行者的孤独与探索,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微妙互动,展现了清幽的意境和诗人对深夜世界的独特感受。
村氓不解事,妄意城市娱。
岂知金闺彦,亦复怀村墟。
超遥至人心,适我成安居。
视世等尘露,视身同橛株。
乐是蓬蒿间,中心常晏如。
东邻牙筹多,西邻木石馀。
雅俗更相诮,至竟皆空虚。
尔有倘非有,吾无岂真无。
习俗厌江村,丛林借幽楚。
随意参禅元,开襟洗尘土。
剧饮借容颜,豪吟雕肺腑。
庭竹数竿秋,芭蕉千叶雨。
有时临崔嵬,释儒杂宾主。
有时陟山巅,乾坤从仰俯。
有时折角巾醉歌,有时无弦琴浪抚。
对景漫优游,何心事簪组。萧散林丘,傲睨今古。
守拙养真,伊谁俦伍。
几回醉眼摩娑,不觉空庭日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