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皇观舞图》
《明皇观舞图》全文
明 / 谢承举   形式: 古风

勤政楼前午朝罢,花萼楼头西日下。

沉香亭畔梧已秋,凝碧池中莲尚夏。

紫衣传宣诏九宫,宫中丽人脂粉红。

锦鸳綵凤炫晴日,娇莺乳燕随春风。

御厨捧敕陈华宴,错杂奇珍按时换。

擎来粲粲赤金盘,奉出纤纤青玉案。

分行判队众乐鸣,琵琶筚篥璚瑶筝。

月支小?解汉唱,越江妮子能秦声。

何须三击花奴鼓,六律皆依板为主。

玉环指下节奏明,内中一人忙起舞。

软鞋尖帽高丽装,团花缠身金缕裳。

俏裁四幅裹腰窄,宽兜两袖拖肩长。

大垂小垂轻复举,左挺右挺风旋起。

蛱蝶争翻柳絮云,蜻蜓乱点桃花水。

一纵再纵势欲前,东欹西欹态欲偏。

香埃蹴步自掩冉,日光踏影相蹁跹。

唐家三郎倚花坐,欢极诸姨尽称贺。

渔阳鼙鼓动地来,歌舞花间忽惊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明皇李隆基观看舞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的奢华与舞蹈表演的精彩。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紫衣传宣”、“锦鸳彩凤”、“月支小伎解汉唱”等,不仅描绘了舞蹈表演的华丽场面,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艺术的高雅。

诗的开头“勤政楼前午朝罢,花萼楼头西日下”,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舞蹈表演在一天结束时进行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接着,“沉香亭畔梧已秋,凝碧池中莲尚夏”,通过季节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表演地点的自然美景,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紫衣传宣诏九宫,宫中丽人脂粉红”一句,描绘了宫廷中贵族女子的装扮,暗示了表演者的身份和地位。随后,“锦鸳彩凤炫晴日,娇莺乳燕随春风”,通过动物的动态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御厨捧敕陈华宴,错杂奇珍按时换”描绘了宫廷宴会的奢华,与舞蹈表演相映成趣,体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接下来的描述,如“分行判队众乐鸣,琵琶筚篥璚瑶筝”,则展示了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以及表演者技艺的精湛。

最后,“月支小伎解汉唱,越江妮子能秦声”强调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整个表演更加丰富多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舞蹈表演的壮观与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与多元文化的特点。

作者介绍

谢承举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次韵公择舅

昨梦黄粱半熟,立谈白璧一双。

惊鹿要须野草,鸣鸥本愿秋江。

(0)

谢张泰伯惠黄雀鲊

去家十二年,黄雀悭下箸。

笑开张侯盘,汤饼始有助。

蜀王煎藙法,醢以羊彘兔。

麦饼薄于纸,含浆和咸酢。

秋霜落场谷,一一挟茧絮。

飞飞蒿艾间,入网辄万数。

烹煎宜老稚,罂缶烦爱护。

南包解京师,至尊所珍御。

玉盘登百十,睥睨轻桂蠹。

五侯哕豢豹,见谓美无度。

濒河饭食浆,瓜菹已佳茹。

谁言风沙中,乡味入供具。

坐令亲馔甘,更使客得与。

蒲阴虽穷僻,勉作三年住。

愿公且安乐,分寄尚能屡。

(0)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十三

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

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

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

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

(0)

过百里大夫冢

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

虞公纳垂棘,将军西问津。

安知五羊皮,自粥千金身。

末俗工媒糵,浮言妒道真。

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

(0)

竹枝词二首并跋·其一

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

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

(0)

太平州作二首·其二

千古人心指下传,杨姝烟月过年年。

不知心向谁边切,弹尽松风欲断弦。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