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
虞公纳垂棘,将军西问津。
安知五羊皮,自粥千金身。
末俗工媒糵,浮言妒道真。
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
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
虞公纳垂棘,将军西问津。
安知五羊皮,自粥千金身。
末俗工媒糵,浮言妒道真。
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过百里大夫冢》,通过对百里大夫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世态人情的感慨。诗中"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开篇点题,行者心中充满忧虑,更因怀念古人而思绪万千。接着诗人感叹,不知何时才能在墓地中找到像石麒麟这样的象征尊贵的遗物,暗示百里大夫生前的显赫地位。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描述了墓地的遗迹,虽然碑文残破,但仍能辨识出百里大夫曾是秦国的权臣。接下来提及虞公与将军的故事,虞公接纳垂棘之宝,将军则向西探索未知,暗喻百里大夫的智谋和开拓精神。
"安知五羊皮,自粥千金身",借五羊皮典故,表达对百里大夫清贫自守、不为金钱所动的高尚品格的赞美。然而,"末俗工媒糵,浮言妒道真",批评世俗之人善于造谣中伤,嫉妒真正道德的人。
最后两句"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以孟子赞赏和微子忠诚的精神来肯定百里大夫的人格,认为他即使身处乱世,其品行也足以媲美古代贤者。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对比,既赞扬了百里大夫的品质,又寓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