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吾自足,况亦近墙东。
滴滴阶鸣雨,梢梢竹过风。
绿苔侵杖屦,秋色近梧桐。
高卧殊多兴,诗成寂寞中。
闭门吾自足,况亦近墙东。
滴滴阶鸣雨,梢梢竹过风。
绿苔侵杖屦,秋色近梧桐。
高卧殊多兴,诗成寂寞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闭门独处,享受宁静生活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首句“闭门吾自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意,不需外界打扰,内心已自得其乐。接着,“况亦近墙东”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靠近墙东,更添了几分静谧之感。
“滴滴阶鸣雨,梢梢竹过风”两句,运用拟声词“滴”和“鸣”,生动地描绘了雨打台阶的声音,以及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而“绿苔侵杖屦,秋色近梧桐”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自然之美,绿苔蔓延,秋色渐浓,梧桐树下,更显岁月静好。
最后,“高卧殊多兴,诗成寂寞中”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创作的乐趣,高枕无忧,诗思泉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味。
往岁南闽路,曾知幕府崇。
已先多士列,不与众人同。
红透荔枝日,香传茉莉风。
还应飞诏急,催向道山中。
又上篮舆去,西风暂放晴。
雾深孤屿没,日薄片云明。
诗思通山色,琴怀澹客情。
悬知百里路,分作两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