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围湖水,千峰绕梵宫。
大娘回剑器,小伎落惊鸿。
影深穿柳日,蹄响带花风。
望断梨腮粉,红尘一道中。
一镜围湖水,千峰绕梵宫。
大娘回剑器,小伎落惊鸿。
影深穿柳日,蹄响带花风。
望断梨腮粉,红尘一道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湖畔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水、山峰、美人骑马行进的场景,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生机。
首句“一镜围湖水”,以“一镜”比喻湖面如镜,形象地描绘出湖水的平静与清澈,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环绕着四周。接着“千峰绕梵宫”,将视线从水面转向远处的山峰,山峰与寺庙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接下来,“大娘回剑器,小伎落惊鸿”两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反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大娘回剑器,可能是指她正在表演剑舞,动作优雅;小伎落惊鸿,则可能是指她的舞姿轻盈,如同飞落的鸿雁,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她们技艺的高超。
“影深穿柳日,蹄响带花风”则将视角拉回到湖边,通过光影与声音的交织,展现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和谐之美。柳树的影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深邃,马蹄踏过之处,带起一阵阵带着花香的微风,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望断梨腮粉,红尘一道中”两句,将目光投向远方,梨花的花瓣如同少女的脸颊,粉嫩可爱,而这一切都处在滚滚红尘之中,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水、山峰、人物动作、光影、声音以及自然景色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梧桐庭院。对花曾解语,游骢系倦。
逗聪明、窣地帘垂,浑不是旗亭,酒边歌畔。
明月窥人,刚移得、窗纱绿满。
岂当前能料,写入生绡,景情都换。太息彩云易散。
忆望中缥缈,玉楼天半。
闹春红、看遍长安,奈廿四番风,飘零空怨。
薄倖樊川,也赢得、三山梦断。
问旧人、得似荷戡,灯前重见。
平安世界,剩有此君家。
旧狂六逸,高隐七贤,来避繁华。
秋一方,春一坞,潇湘入画,水涯还接山涯。此中佳。
分栽有数琅玕,兰成作计原差。
愿化青鸾万尾,交与仙人,尽埽残花。
归未也,惹梦得、风来七碗茶。
天街夜色凭谁领,儿时光景还在。
星不萤流,露方鹤警,照我寸心千载。年芳易改。
尚金粟分辉,银荷散采。
蝉噤蛩愁,背他更自没聊赖。
前途今已漆黑,料量刀尺事,邻壁都坏。
锦褥迎娇,雕盘掷选,那比春宵可买。西风辽海。
且扶醉研骚,添香听呗。认取都家豆棚瓜架外。
罡风真撼孤根,飘零休怅春花早。
寒鸦偎影,哀蝉留蜕,这般严峭。
玉露凋伤,绛云吹散,美人天杪。
忍重提旧事,星榆宿柳,最高处,神仙到。
记否东皇矜宠,遍亭皋、清阴环绕。
是何坏劫,秋声才赋,冬心难抱。
作践由他,萧条至此,閒愁多少。
剩枝头硕果,凭天扶护,待阴霾埽。
坏劫佛难救,终古剩斜阳。
一千年上公案,故纸费评量。
为问金涂埋遍,何事龙天不佑,末路谥降王。
影事入图画,空爇海南香。琴泉圮,报恩燬,等无常。
尽多眼福,向人夸见白毫光。
前此祥云万丈,后此寒烟一抹,起灭总荒唐。
佞佛怪吾钝,佞宋笑吾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