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西桥折,重来路已差。
檐牙翻骇浪,石脚没平沙。
梦想追尘迹,湮沈叹物华。
何人能起废,壮观老禅家。
水涨西桥折,重来路已差。
檐牙翻骇浪,石脚没平沙。
梦想追尘迹,湮沈叹物华。
何人能起废,壮观老禅家。
这首诗描绘了净惠桥亭被洪水冲毁后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修复此景的期待与感慨。
首句“水涨西桥折”,开篇即点明了洪水泛滥的情境,西桥在水势高涨中折断,预示着自然力量的不可抗力。次句“重来路已差”,说明了诗人再次来到此处时,原有的道路已经变得难以辨认,突显出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的严重性。
接着,“檐牙翻骇浪,石脚没平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进一步展现了洪水的肆虐。檐角仿佛在翻滚的波涛中摇曳,而原本稳固的石基则被淹没在平坦的沙地上,生动地描绘了洪水冲刷后留下的痕迹。
“梦想追尘迹,湮沈叹物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怀揣着对过往美好景象的回忆,试图追寻那些被洪水冲散的痕迹;另一方面,面对眼前的衰败景象,他不禁感叹自然力量的无情和万物更迭的无奈。
最后,“何人能起废,壮观老禅家”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在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被破坏之后,谁能重新建立起它?这里不仅是对修复行动的呼唤,也是对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以老禅家的智慧和决心,恢复这壮观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建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正嘉之日庙社隆,台阁衮衮升群公。
东海以东老诸老,独卧白石苍山中。
襄阳同时三太守,朱陈布衣亦其友。
十人隐显犹一人,文酒南园聚耆旧。
余昔见图未见诗,泉石皴勒生幽姿。
图中人朽图不朽,缣粉生动飘须眉。
百年父老一佳话,临摹装潢骚坛挂。
图再易主诗卷传,今我见诗如见画。
干戈文物徒荒草,先皇册府无留槁。
义士哀歌惜鬓毛,诗史流离悲野老。
诸公白首承平代,昔视于今多感慨。
何烦按址搜颓垣,似睹联吟出雅缋。
凤阳司李临江孙,先辈流风彷佛存。
手雠三箧鲁鱼正,茧拓千本兰亭翻。
前贤已没垂后昆,瓣香直欲穷河源。
钟期巳老钱刘在,殊胜中郎有虎贲。
《较小瀛洲十老诗题后》【明·彭孙贻】正嘉之日庙社隆,台阁衮衮升群公。东海以东老诸老,独卧白石苍山中。襄阳同时三太守,朱陈布衣亦其友。十人隐显犹一人,文酒南园聚耆旧。余昔见图未见诗,泉石皴勒生幽姿。图中人朽图不朽,缣粉生动飘须眉。百年父老一佳话,临摹装潢骚坛挂。图再易主诗卷传,今我见诗如见画。干戈文物徒荒草,先皇册府无留槁。义士哀歌惜鬓毛,诗史流离悲野老。诸公白首承平代,昔视于今多感慨。何烦按址搜颓垣,似睹联吟出雅缋。凤阳司李临江孙,先辈流风彷佛存。手雠三箧鲁鱼正,茧拓千本兰亭翻。前贤已没垂后昆,瓣香直欲穷河源。钟期巳老钱刘在,殊胜中郎有虎贲。
https://shici.929r.com/shici/PkzZRBgZ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