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放船好,明朝到广州。
少閒思谢病,多默恐招尤。
浅水影还见,深山愿未酬。
武陵无可问,归向梦中求。
落日放船好,明朝到广州。
少閒思谢病,多默恐招尤。
浅水影还见,深山愿未酬。
武陵无可问,归向梦中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落日放船好”,以夕阳映照下的江面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接着,“明朝到广州”预示着旅程即将结束,心中既有对目的地的期待,也暗含着对旅途的留恋。
“少闲思谢病,多默恐招尤”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他可能在思考是否应该因病辞官,或是担心自己的沉默寡言会引来非议。这种内心的纠结,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仕途与个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浅水影还见,深山愿未酬”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理想追求的未尽。浅水之中的倒影虽清晰可见,但深山中的愿望却未能实现,暗示了诗人对某种精神境界或理想状态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最后,“武陵无可问,归向梦中求”一句,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或精神避难所的渴望。在现实中无法找到答案或实现的愿望,只能寄托于梦境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客居已经年,入春转多病。
杯酒亦成痰,脔肉火旋盛。
书册时一亲,怔忡不能竟。
终日颓然闲,脉脉有所呈。
果尔便长休,顺宁须自证。
遐想宣尼言,朝闻良足□。
嗟我优游夫,何由可入圣。
本原在独知,工夫须主敬。
深渊与薄冰,存心以养性。
一息若成虚,罔生非真命。
愿言易箦时,吾求得其正。
莫遣离愁相绊萦,九州之外尽愁城。
酒频挹注幽忧浣,诗苦冥搜太瘦生。
漠漠草茵飞蛱蝶,深深柳幄韵鹂鹒。
客怀未与成匆遽,三沐三熏慰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