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回长袖自郎当,斜倚幽斋怨夕阳。
莫道柔枝能带雪,罗衣偏称玉为妆。
风回长袖自郎当,斜倚幽斋怨夕阳。
莫道柔枝能带雪,罗衣偏称玉为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夕阳下独坐幽斋,长袖随风轻摆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雅致。诗中运用了“雪蕉”这一意象,既指自然界中的雪蕉,也暗喻女子如雪蕉般高洁而脆弱的形象。
首句“风回长袖自郎当”,以“风回”引出女子的长袖随风飘动,展现了一种自然而又独立的姿态,仿佛她与外界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这里的“郎当”不仅形容了长袖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次句“斜倚幽斋怨夕阳”,通过“斜倚”和“幽斋”描绘了女子的静谧姿态,以及她面对夕阳时的微妙情感。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女子身上,增添了几分忧郁的氛围,暗示着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后两句“莫道柔枝能带雪,罗衣偏称玉为妆”,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形象。这里将女子比作“柔枝”,即使能够承受“带雪”的重压,却依然保持了优雅的姿态,象征着女子坚韧而不失柔美的性格。同时,“罗衣”与“玉为妆”形成鲜明对比,既赞美了女子服饰的华美,又突出了她的高洁气质,如同佩戴着玉石般纯洁无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自我形象的反思,以及对生命中美好与脆弱并存的深刻感悟。
汝南如一器,百千聚飞蚊。
终然鼓狂闹,啾啾竟谁闻。
议郎盛德後,清修继先芬。
未试霹雳手,低回从此君。
学官冷於水,虀盐度朝曛。
间蒙相暖热,破忧发孤欣。
君今又复去,冀北遂空群。
岂无一樽酒,谁与通殷勤。
大梁多豪英,故人满青云。
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纷。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废。
贤哉黄次公,鉴裁实精诣。
殷勤谢督邮,此丞乃廉吏。
重听庸何伤,善助无失意。
古人骨已朽,来者复谁继。
仲车天下士,固非许丞类。
至行通神明,问学有根柢。
若充老更聘,自革风俗弊。
太守前己闻,粟帛俄见赐。
奈何少年子,辄效督邮事。
道丧贤哲穷,闻之为流涕。
人心如其面,难以一律揆。
所望在次公,督邮何足议。
五里乔松径,千年古道场。
泉声与岚影,收拾入僧房。
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
水光入座杯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
翡翠侧身窥渌酒,蜻蜓偷眼避红妆。
蒲萄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