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紫嵩庵》
《过紫嵩庵》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新结禅庵当小斋,见山何必上高台。

嵩岩更似知音赏,雨罢先供翠色来。

(0)
翻译
新建一座禅房作为我的小书斋,观赏山水何必一定要登高台。
那嵩山岩壁仿佛懂得知音的欣赏,雨后首先展现出青翠的色彩。
注释
禅庵:修道或静思的住所。
小斋:个人的小书房或静修室。
何必:何必要。
嵩岩:指嵩山的岩石。
知音赏:知心人欣赏。
雨罢:雨停之后。
翠色:翠绿的颜色,代指青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禅院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新结禅庵当小斋"一句,设定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禅庵作为修行之地,它的小巧精致也许暗示着一种超脱物外的精神追求。

"见山何必上高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观赏自然不需刻意追求壮丽的态度。这里所强调的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从容不迫的欣赏和领悟,不需要登上高处便能感受到山之美。

接着,"嵩岩更似知音赏"一句中,“嵩岩”指的是山石,而“知音赏”则是形容那些懂得欣赏艺术与自然之美的人。这里诗人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自比为懂得欣赏者,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独特感受和理解。

最后,“雨罢先供翠色来”一句,通过“雨罢”描绘了雨后清新的天气,而“翠色”则形容山石在雨后的鲜艳颜色。"先供"表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仿佛诗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向他人展示这雨后初现的美丽景致。

整首诗通过对禅庵周围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之间和谐共鸣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的审美态度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追和江东之学士留寓南京上新河徐氏园亭之作·其三

明月几回团,幽居体自宽。

绿醅时解困,白苧晚生寒。

唤客弹棋子,看人把钓竿。

年来通禁籍,回首忆清欢。

(0)

闻陈白沙先生讣·其二

尧夫情性林宗行,薄世之师天吝之。

此老不亡名自在,斯文欲铸我何为。

天长岭海无从涕,地老台山有道碑。

拟把瓣香身莫达,绋前空寄助劳辞。

(0)

送梁道夫还琼州

琼岛迢迢候老翁,深怀秖博两宵同。

片帆南浦草仍雨,斗酒长亭花又风。

话俗灯前南海近,思亲梦里北堂空。

情知此别难书问,止到衡阳已断鸿。

(0)

送周桐村·其一

白发乌纱将八十,文章谈笑见扬雄。

风流不减三年别,未许尊前称阿翁。

(0)

会吴献臣兵备兼谢惠诗

野老本孤陋,于公荷特怜。

出门今偶耳,倾盖昨同然。

风雨酬一话,诗书当十年。

永怀非日月,高谊薄云天。

俯仰少知己,遭逢诚胜缘。

枉推惭极口,汎爱悚高篇。

貌瘠道腴内,官廉德俭先。

鹏图协公荐,马走愿私鞭。

文武无愆用,崇卑各适权。

东吴卿月转,南徼使星躔。

道路瞻风节,山川照雪鋋。

府尊严武位,幕集杜陵贤。

怀远人何迩,均仁俗不偏。

明良欣盛遇,衰飒舞林泉。

(0)

花朝雨中与王汝和小聚

与君将短发,惭愧柳条春。

白日急换岁,黄金忙杀人。

渐怜知己少,独觉老怀真。

把酒不在醉,看花聊此晨。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