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霜天晓角·其九寿萧静安,时归永新》
《霜天晓角·其九寿萧静安,时归永新》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霜天晓角

归来把菊。春瓮今朝熟。

苦苦留君不得,携孺子、到汾曲。庐山真面目。

冰清还映玉。长笑欧公老懒,君且住,饮螺绿。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霜天晓角》。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

"归来把菊。春瓮今朝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花草的喜爱与关注,特别是菊花,它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脱俗。春天的果实已经成熟,这里的“春瓮”指的是春天的果实,比喻着时间的流逝。

"苦苦留君不得,携孺子、到汾曲。"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意。“苦苦留君不得”表达了对友人难以分别的情感,而“携孺子、到汾曲”则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带着家眷去往自然中的某个地方(汾曲),寻求内心的宁静。

"庐山真面目。冰清还映玉。" 这两句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庐山真面目”指的是庐山最真实的自然面貌,而“冰清还映玉”则形容了水质的清澈,宛如能够映射出玉石一般。

"长笑欧公老懒,君且住,饮螺绿。" 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一种邀请和祝愿。“长笑欧公老懒”可能是在赞美某位高僧或隐士的生活态度,而“君且住,饮螺绿”则是在邀请朋友留下来共享那份清淡与自然之趣。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描绘,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审美取向。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桂枝香.题潘氏芷园

山眉不断,与一带暮烟,乍近还远。

更有狮洋潮水,入湖回转。鱼帆片片乘新涨。

爱梅林、雪花晴暖。柳边相送,三沙紫蟹,四沙黄蚬。

及春开、窗留半扇。任白鹭交穿,窥人画卷。

惊落双榕细子,饲鱼肥嫩。

须将旧酿离支酒,沃鲈生、冰缕霜片。

荡舟迎我,玉人携取,醉听莺啭。

(0)

买陂塘.奉陪王太守、俞别驾、佟大令雨泛西湖作,起句同用张翥

涨西湖、半篙新雨,画船初试烟水。

知君虽作湖山主,心与海鸥相似。

秋欲至,荷叶外、微茫渐识芦花起。溪头洞尾。

向山影沉浮,泉花喷薄,频得白鱼喜。

长桥畔,灯火渔村尚未。疏钟微出苍翠。

兰桡荡漾无人见,教驻数声歌吹。觞并止。

堤上步、沿洄稍近黄塘寺。林枫乍坠。

正宿鸟巢边,凉风萧飒,心动欲归矣。

(0)

拂霓裳.从西宁使君乞白鹇

爱泷西。美人为政凤来栖。

闲客好,几群飞近讼堂低。雪衣称白雉。

金尾笑山鸡。向清溪。乞双双,分我媚中闺。

怜伊皎洁,从不点、落花泥。

香翅上,分明黑白万丝齐。

雌雄良友似,出入小童携。置兰畦。

纵开笼、放去不曾迷。

(0)

贺新郎

阁迸巑岏罅,漱松醪、红姜点豉,绿荷包鲊。

醉忆尊公贤给事,百感涛倾弩射。

记惜别、月明桥下。

倏忽山邱华屋恨,带女萝、山鬼招魂怕。

延陵剑,何由挂。乳鱼轩畔微波泻。

缭墙边、亭台金粉,李将军画。

更忆平泉花木好,丞相曾施行马。

今日也、雨淋霜打。

我有两层思旧泪,总一声、邻笛吹来者。

莎径软,仰天藉。

(0)

念奴娇.庚申长安闰中秋

姮娥天上,恰晚妆添罢,更临瑶阙。

四十七年才又见,闰了中秋佳节。

再泻金波,重悬晶饼,分外铺晴雪。

广寒宫殿,依然翠锁齐掣。

可惜耿耿孤光,萧萧夜景,纵好成虚设。

赢得冰轮圆两度,多照一番华发。

万里乡愁,五更寒信,幽恨凭谁说。

停杯南望,山中丛桂应发。

(0)

念奴娇.寄董玉虬侍御秦中

黑窑秋夜,记临风痛饮,黯然言别。

我去汴城君绣岭,一样前朝陵阙。

麦积山高,木皮岭滑,度陇何须怯。

汉家节使,天边铙吹不绝。

且自掷帽狂呼,绕床大叫,卢采输谁喝。

莫听渭桥呜咽水,残了秦时明月。

凿空张骞,缒兵邓艾,此事真人物。

骊山山下,料应红树如血。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