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今日春意动,风目正东来草堂。
萱草渐抽书带绿,柳条都酿曲尘黄。
鸟声近屋啼偏好,雨点沾衣湿不妨。
稚子下阶频指点,去年种竹已过墙。
小园今日春意动,风目正东来草堂。
萱草渐抽书带绿,柳条都酿曲尘黄。
鸟声近屋啼偏好,雨点沾衣湿不妨。
稚子下阶频指点,去年种竹已过墙。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小园内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与变化,通过观察园中植物和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美好。
首句“小园今日春意动”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暗示春天已经悄然来到,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风目正东来草堂”一句,通过春风的动态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温暖气息,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是万物复苏的开始。
“萱草渐抽书带绿,柳条都酿曲尘黄”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萱草和柳树在春天中的生长状态。萱草抽出新绿,柳条染上黄绿相间的颜色,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也寓意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鸟声近屋啼偏好,雨点沾衣湿不妨”两句,通过听觉和触觉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氛围。鸟儿的啼鸣增添了生活的乐趣,雨滴虽湿衣裳,却也带来了一丝清凉与滋润,体现了春天的多姿多彩。
最后,“稚子下阶频指点,去年种竹已过墙”两句,通过儿童的视角,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惊喜与成长。孩子们对新长出的竹子感到好奇,频繁地指点,既表现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象征着生命的新陈代谢与不断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美好与希望的向往。
朝飞燕,暮飞燕,出入雕梁人莫见。
常托平阳公主家,偶然飞入昭阳殿。
青锁犹惭柳作腰,建章差可花为面。
弱舞惊风掌上回,清歌欺雪喉中转。
日上金砖未起来,昨宵长夜曾开宴。
日去朝来乐未央,转日为年犹恨短。
无复阶前笑却车,或闻箧里悲捐扇。
不愁宠有别人争,只怕恩为亲娣换。
愿效双头取并怜,难教并蒂成双恋。
兄弟新欢未见加,夫妻旧爱俄惊断。
世上人情最易更,浮云不足方其变。
泰山作势片时颓,沧海为波一朝浅。
昨日欢成今日悲,九回肠起千回怨。
秋水凝时望眼悬,春山低处愁眉敛。
脂销馀粉腻全乾,泪界残妆痕一线。
锦茵寂寞梦初回,玉漏迢遥夜方半。
已恨秋宵永似年,岂堪秋月明如练。
御辇明朝或复来,一朝辄去惊奔电。
未到长门绝幸时,已成金屋稀恩渐。
莫言骨肉聚来欢,骨肉虽欢情意闷。
专房之地无至亲,妒宠之情能杀眷。
寄语今朝长信人,区区陌路何难贱。
《飞燕》【明·何荆玉】朝飞燕,暮飞燕,出入雕梁人莫见。常托平阳公主家,偶然飞入昭阳殿。青锁犹惭柳作腰,建章差可花为面。弱舞惊风掌上回,清歌欺雪喉中转。日上金砖未起来,昨宵长夜曾开宴。日去朝来乐未央,转日为年犹恨短。无复阶前笑却车,或闻箧里悲捐扇。不愁宠有别人争,只怕恩为亲娣换。愿效双头取并怜,难教并蒂成双恋。兄弟新欢未见加,夫妻旧爱俄惊断。世上人情最易更,浮云不足方其变。泰山作势片时颓,沧海为波一朝浅。昨日欢成今日悲,九回肠起千回怨。秋水凝时望眼悬,春山低处愁眉敛。脂销馀粉腻全乾,泪界残妆痕一线。锦茵寂寞梦初回,玉漏迢遥夜方半。已恨秋宵永似年,岂堪秋月明如练。御辇明朝或复来,一朝辄去惊奔电。未到长门绝幸时,已成金屋稀恩渐。莫言骨肉聚来欢,骨肉虽欢情意闷。专房之地无至亲,妒宠之情能杀眷。寄语今朝长信人,区区陌路何难贱。
https://shici.929r.com/shici/JFCXtr6i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