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殿迎年催赐衣,幽人犹自把寒枝。
携来彭泽先生酒,同和扬州水部诗。
春入池塘惊晓梦,歌翻子夜倚吴儿。
巡檐欲写东篱意,冉冉孤芳可赠谁。
汉殿迎年催赐衣,幽人犹自把寒枝。
携来彭泽先生酒,同和扬州水部诗。
春入池塘惊晓梦,歌翻子夜倚吴儿。
巡檐欲写东篱意,冉冉孤芳可赠谁。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与乐部一同拜访张伯起的园亭,共同欣赏腊梅与残菊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自然之美。
首句“汉殿迎年催赐衣”,虽非直接描述当前场景,却以历史典故开篇,暗示着新年将至的喜庆气氛。接着“幽人犹自把寒枝”一句,点出访友的主角在严冬中仍执着于赏玩腊梅,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
“携来彭泽先生酒,同和扬州水部诗”两句,通过引用陶渊明(彭泽先生)与欧阳修(扬州水部)的典故,增添了文人雅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与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
“春入池塘惊晓梦,歌翻子夜倚吴儿”描绘了清晨时分,池塘边的春意唤醒了诗人的梦境,歌声在夜晚回荡,与吴地的儿童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浪漫的氛围。
最后,“巡檐欲写东篱意,冉冉孤芳可赠谁”表达了诗人想要捕捉并表达腊梅的孤高与美丽,但又不知该赠予何人的情感,既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岁末年初之际,共同赏花饮酒、吟诗作乐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
西溪梅花千万树,低亚凝香塞行路。
永兴两树最绰约,素艳孤荣门相顾。
飘黄拂绿傍香楼,春寒日暮含清愁。
依然翠袖修林里,遥忆美人溪水头。
徙倚沉吟正愁绝,见君画册思飘瞥。
开怀落落生云山,触眼纷纷缀香雪。
羡君画高神亦闲,趣在苍茫近远间。
仲圭残墨泼武水,子久粉本留虞山。
我将梅花比君画,月地云阶吐光怪。
乞君挥洒墨汁馀,向我萧闲草堂挂。
草堂深柳净无尘,淡墨疏窗会赏真。
还将玉雪横斜意,举似凌风却月人。
紫云飘堕,正黄昏三弄,临风呜咽。
照影惊鸿修竹暮,一树幽香清绝。
翠袖笼寒,玉肌带晕,漫说经霜雪。
巡檐低问,林梢飞上新月。
应念雨约云期,横波悄注,未忍轻攀折。
只恐芳华容易减,浪惹去蜂来蝶。
枝老肥红,阴浓瘦绿,便是愁时节。
更持残烛,拍歌肠断将别。
春人可似,似黛眉隐语,镜中犹殢。
暮色千条,只愁难把花骢系。
楼窗无缝深深闭,又还见,腰儿眠起。
更无聊、和月迷离,写汉宫人字。
还向长亭旖旎,又青眼细窥,别筵杯底。
也学销魂,渡头摇得斜阳腻。
孤帆才近隋堤尾,便遮抹、缕丝痕翠。
添些落絮,疏烟如梦里。
十二螺鬟小。东风外、春云还自笼晓。
湖山胜处,楼台画里,四围波绕。
蓬瀛本在人间,认仙路,依稀再到。
怅年时、想望夫君,镜中眉黛新扫。
堪叹古往今来,洞庭遗迹,无限凭眺。
筠斑刻露,茶香过雨,又闻啼鸟。
持杯但说前欢,莫更问、闲愁潦倒。
倚危阑,孤鹤遥归,夕阳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