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纷纷次第稀,故留国色殿春晖。
东皇巧思应多少,西子妖魂定是非。
香雾氤氲笼宝靥,流风宛转弄仙衣。
白头更觉钟情剧,忍诉清尊不醉归。
红紫纷纷次第稀,故留国色殿春晖。
东皇巧思应多少,西子妖魂定是非。
香雾氤氲笼宝靥,流风宛转弄仙衣。
白头更觉钟情剧,忍诉清尊不醉归。
这首诗《牡丹》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通过对牡丹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牡丹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红紫纷纷次第稀”,以“红紫”代表各种花卉,描绘了春天百花竞放的景象,而“次第稀”则暗示着这些花逐渐凋谢,为牡丹的登场铺垫。接着,“故留国色殿春晖”一句,点明了牡丹作为“国色”的独特地位,它在春光中独领风骚,成为春天最后的辉煌。
“东皇巧思应多少,西子妖魂定是非”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典故。东皇是古代神话中的春神,此处象征着大自然的巧妙安排;西子即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里用来形容牡丹的妖娆美丽。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牡丹的非凡魅力。
“香雾氤氲笼宝靥,流风宛转弄仙衣”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香气与形态之美。香雾缭绕,仿佛给牡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流风轻拂,让牡丹的花瓣如同仙女的衣裳般飘逸灵动。
最后,“白头更觉钟情剧,忍诉清尊不醉归”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深喜爱之情。即使人已老去,对牡丹的喜爱却更加深切;面对如此美丽的花朵,诗人宁愿不辞而别,沉浸在欣赏之中,无法自拔。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牡丹的自然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