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可似,似黛眉隐语,镜中犹殢。
暮色千条,只愁难把花骢系。
楼窗无缝深深闭,又还见,腰儿眠起。
更无聊、和月迷离,写汉宫人字。
还向长亭旖旎,又青眼细窥,别筵杯底。
也学销魂,渡头摇得斜阳腻。
孤帆才近隋堤尾,便遮抹、缕丝痕翠。
添些落絮,疏烟如梦里。
春人可似,似黛眉隐语,镜中犹殢。
暮色千条,只愁难把花骢系。
楼窗无缝深深闭,又还见,腰儿眠起。
更无聊、和月迷离,写汉宫人字。
还向长亭旖旎,又青眼细窥,别筵杯底。
也学销魂,渡头摇得斜阳腻。
孤帆才近隋堤尾,便遮抹、缕丝痕翠。
添些落絮,疏烟如梦里。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垂柳下的景象与情感。开篇“春人可似”,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日的生机比作女子的眉眼,隐含着一种温柔而神秘的情感。接着,“似黛眉隐语,镜中犹殢”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仿佛在镜中窥见了深藏不露的心事。
“暮色千条,只愁难把花骢系”一句,通过暮色与花骢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捕捉的无奈。接下来,“楼窗无缝深深闭,又还见,腰儿眠起”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寞的画面,楼窗紧闭,却能透过缝隙看见人物的动态,暗示着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期待。
“更无聊、和月迷离,写汉宫人字”则借用了汉宫的意象,通过“人字”这一独特的书写形式,营造出一种既古典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还向长亭旖旎,又青眼细窥,别筵杯底”将场景转向了离别的长亭,青眼细窥,暗示着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别筵杯底则增添了离别的伤感与无奈。
最后,“也学销魂,渡头摇得斜阳腻”通过“销魂”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痛苦与哀愁,斜阳的摇曳更增添了几分凄美。而“孤帆才近隋堤尾,便遮抹、缕丝痕翠”则将视线拉远,描绘了一幅远行的船只渐渐消失在绿意盎然的隋堤之中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别离的伤感。
整首诗以垂柳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与对离别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佳作。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霜天破夜,一阵寒风,乱淅入帘穿户。
醉觉珊瑚,梦回湘浦,隔水晓钟声度。不作高唐赋。
笑巫山神女,行云朝暮。
细思算、从前旧事,总为无情,顿相孤负。
正多病多愁,又听山城,戍笳悲诉。
强起推残绣褥,独对菱花,瘦减精神三楚。
为甚月楼,歌亭花院,酒债诗怀轻阻。待伊趋前路。
争如我双驾,香车归去。
任春融、翠阁画堂,香霭席前,为我翻新句。
依然京兆成眉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