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题墨竹》
《自题墨竹》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万顷琅玕压碧云,清风幽兴渺无垠。

当时首肯说不得,不意相知有此君。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自题墨竹》。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墨竹的独特情感与深刻感悟。

首句“万顷琅玕压碧云”,以“万顷”形容竹林之广袤,“琅玕”比喻竹子,整个画面仿佛是翠绿的竹海压低了天边的白云,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宁静的自然景观。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竹林的壮观景象,也隐含了作者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品质的赞美。

次句“清风幽兴渺无垠”,进一步渲染了竹林中的清风与幽静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渺无垠”表达了这种宁静与自由的广阔无边,仿佛心灵可以在这片竹海中得到彻底的释放和净化。

后两句“当时首肯说不得,不意相知有此君”,则转而表达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前一句“当时首肯说不得”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对竹子的品质有所认同,但未能言表或表达出来,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感慨。后一句“不意相知有此君”则是诗人意外地发现,竹子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更是他内心深处的理解与知己。这里“此君”是对竹子的尊称,寓意竹子与诗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越物质的深刻连接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林的壮丽景象和抒发诗人对竹子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中蕴含着对坚韧、高洁品质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自由与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元日又怀诸公自次韵

揽辔寒郊理簿书,明时不用伏青蒲。

喜闻蓂荚颁庭陛,惊见桃符映户枢。

长乐晓钟红叱拨,大明春殿紫?毹。

六街车马鱼鳞集,百弼衣冠鸟翼趋。

幕省贵人辞琐闼,晴窗独客揽髭须。

暮年勋业归公等,莫叹红尘急景徂。

(0)

秋浦夜泊忆诚夫兵曹兄

悠悠旌旆驻郊亭,车马东门劳送行。

衔命但知谈笑乐,趣装方动别离情。

千山万山风月恨,十家五家砧杵声。

惆怅粉闱人下马,碧窗谁与对书檠。

(0)

通州晚晴即事

水榭空明雨脚收,凝笳催上驿亭舟。

紫霞斓剪翔鸿锦,碧草平铺集翠裘。

落日关河初客路,浮云宫阙上神洲。

谁怜五色江郎笔,真使超然赋远游。

(0)

小景扇

桂楫寒烟浦,茅庐老树枝。

画图嗟岁暮,不及见春时。

(0)

送冯公厉江浙参政分题得扬子江

万里岷峨水,维扬会众流。

云涛倾楚尾,天堑壮吴头。

北固山光近,南泠水品优。

离亭风笛晚,古寺月钟秋。

衮舄承新渥,旌麾镇上游。

疮痍烦抚定,景物肯淹留。

瓜步堪凝眺,芜城动别愁。

江波深更阔,应似庙堂忧。

(0)

靳士昌宅前大树

百丈门前树,多曾阅市人。

斜梢侵寺塔,直干阚城闉。

喜映龙楼日,愁栖马市尘。

何时濯枝雨,老翠尚能新。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