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冯公厉江浙参政分题得扬子江》
《送冯公厉江浙参政分题得扬子江》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万里岷峨水,维扬会众流。

云涛倾楚尾,天堑壮吴头。

北固山光近,南泠水品优。

离亭风笛晚,古寺月钟秋。

衮舄承新渥,旌麾镇上游。

疮痍烦抚定,景物肯淹留。

瓜步堪凝眺,芜城动别愁。

江波深更阔,应似庙堂忧。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送冯公厉江浙参政分题得扬子江》描绘了冯公厉即将前往江浙任职,诗人以扬子江为背景,寄寓深情。首联“万里岷峨水,维扬会众流”展现了扬子江汇集万里岷峨之水的雄浑景象,象征着汇聚各方才智。颔联“云涛倾楚尾,天堑壮吴头”运用比喻,形容扬子江如楚地的云涛滚滚,又展示了吴地的壮丽河山。

颈联“北固山光近,南泠水品优”进一步描绘了长江两岸的风光,北固山的光辉与南泠水的清澈相映成趣。尾联“离亭风笛晚,古寺月钟秋”通过晚风中的笛声和秋夜古寺的钟声,渲染出离别的伤感氛围。诗人表达了对冯公励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安抚百姓疾苦,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江波深更阔,应似庙堂忧”以江水的深广比喻朝廷的忧虑,暗示冯公厉此行责任重大,也寄寓了诗人对国家社稷的深深关切。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富有哲理,展现了送别诗的韵味。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月下行吟

夜卧不成梦,凄凉谁见亲。

起行明月下,凉影伴愁人。

(0)

题文丞相字

惠风布和气,流云度春阴。

时卉播芳润,嘤鸣怀好音。

邑中理琴罢,逍遥翰墨林。

图帙左右陈,永谢浮虑侵。

静观悟玄化,油然适我心。

奄忽百岁馀,名德扬至今。

烨烨文山书,尚照文水浔。

惟应嗣世者,持用宝南金。

(0)

题张子俊山水

高山崔崔,青川浏浏。息有幽居,济有轻舟。

已远人境,同志来求。优哉游哉,足以忘忧。

(0)

爱竹堂为杨主事赋

堂前修竹先人种,看竹升堂思不禁。

正直终存君子节,清虚犹见昔贤心。

灵旂疑下云垂屋,仙佩如闻风满林。

自是著存长不忘,岂同三月爱山阴。

(0)

送向诚随侍赴九宫山

神境三光表,王车十月行。

霜随龙旆肃,风送马蹄轻。

云馆迎千乘,仙台望五城。

岩前金灶古,树杪玉泉鸣。

听讲淮南道,闻吹子晋笙。

遥知随侍好,频有咏歌声。

(0)

过碧山吟社有感

春申涧上古棠梨,十老风流尚在兹。

盛世亭台传胜地,暮年诗酒动当时。

碧山人去无遗构,白社台荒有断碑。

今日飘零孙子在,寒泉照我鬓如丝。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