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长松半榻悬,科头相对欲忘眠。
无劳香积千人供,默会维摩万古禅。
跨鹤共观沧海上,驱鸡遥赴白云前。
由来肺病文园事,赢得清虚是大还。
落日长松半榻悬,科头相对欲忘眠。
无劳香积千人供,默会维摩万古禅。
跨鹤共观沧海上,驱鸡遥赴白云前。
由来肺病文园事,赢得清虚是大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与禅学的深刻感悟。
首联“落日长松半榻悬,科头相对欲忘眠”描绘了夕阳西下,长松掩映,两人相对而坐,不觉时间流逝,似乎已到了忘却尘世烦恼的地步。这里的“半榻悬”和“科头”(不戴帽子)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交流。
颔联“无劳香积千人供,默会维摩万古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向往,认为无需繁复的供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维摩禅)足以滋养心灵。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平衡思考。
颈联“跨鹤共观沧海上,驱鸡遥赴白云前”运用了仙鹤和鸡的典故,象征着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向往自由的精神。诗人与友人仿佛在海天一色中遨游,在白云之上飞翔,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由来肺病文园事,赢得清虚是大还”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对生活的态度。虽然身体有恙,但诗人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认为清静虚空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归宿。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健康状态的珍惜,也表达了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禅学思想和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云山何嵯峨,云是中书墓。
天语镌丰碑,盘旋凰鸾翥。
守冢依山阿,蓊蔚多嘉树。
甃石结墓门,樵牧敢窥觑。
慨彼缁黄流,夷教卒难谕。
体魄眇弗念,谬起轮回虑。
醮荐地天通,解令愚子惧。
若人固足尚,卜兆得所据。
泉壤慰幽灵,孝义足欢豫。
颓风谅斯敦,天彝孰能禦。
我行如有怀,登览为延伫。
名园开午宴,入夜坐星轩。
烟火观气机,有若天使然。
人乃夺天巧,天人无后先。
平空作雷电,花鸟争喧妍。
万有生于无,人事何足怜。
风波起平地,毁誉虚相传。
周孔大圣人,流言悄忧心。
哲人善自释,赖古多此贤。
万变如是观,而我无事焉。
二子何翩翩,负笈路四千。
奈何为势拘,阅月上归船。
安得效缩地,相见顷刻至。
万里即跬步,相见如梦寐。
我有缩地方,见尧在羹墙。
念兹倏在兹,何忧山水长。
人为天地心,无上下古今。
一体能感应,何远近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