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金两生还福山诗》
《送方金两生还福山诗》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古风

二子何翩翩,负笈路四千。

奈何为势拘,阅月上归船。

安得效缩地,相见顷刻至。

万里即跬步,相见如梦寐。

我有缩地方,见尧在羹墙。

念兹倏在兹,何忧山水长。

人为天地心,无上下古今。

一体能感应,何远近高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的《送方金两生还福山诗》。诗中描绘了两位学子方金和两生远行求学的艰辛与对重逢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二子何翩翩,负笈路四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两位学子背着书箱,踏上遥远求学之路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接着,“奈何为势拘,阅月上归船”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归途的艰难,表达了学子们在外求学的不易与对回家的期盼。

“安得效缩地,相见顷刻至”表达了诗人对于缩短时空距离,让思念之人能够瞬间相聚的美好愿望。“万里即跬步,相见如梦寐”则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连结超越了物理空间的距离,即使相隔万里,心灵的相遇如同梦境般真实。

后半部分“我有缩地方,见尧在羹墙。念兹倏在兹,何忧山水长”则是诗人对于情感连接的深刻思考,认为只要有心灵的相通,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如同近在咫尺。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重视,以及对于超越物质距离的精神追求。

最后,“人为天地心,无上下古今。一体能感应,何远近高深”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跨越一切障碍,实现心灵上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远方学子的深切关怀和对重逢的期待,更蕴含了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深刻思考和对超越物质距离的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春日歌者月姬招饮舟中赋谢得招字

桃花洞口女郎招,块垒胸中一石浇。

饭比胡麻传碧涧,浆如云液送蓝桥。

波回日暖萦金缕,水调风轻度玉箫。

自古英雄好相识,虬髯红拂事非遥。

(0)

旅馆寄诸同社

忽惊摇落后,黄叶堕庭深。

道路秋风鬓,江湖夜雨心。

有书传海内,无棹访山阴。

久客兼多病,相思瘦不禁。

(0)

宿濡江闻雁

切切似离群,风飘影乍分。

微茫江上月,呜咽岭头云。

游子三更梦,扁舟独夜闻。

不禁乡思远,枫叶落纷纷。

(0)

游龙潭

叠嶂层峦紫翠中,旧知雷雨起蛟龙。

只今磴道千盘折,天末何年一夜风。

(0)

重阳后一日采菱陈家洲·其二

江头天气老渔知,见说秋来异别时。

鲈脍莼羹君莫恋,西风吹断钓鱼丝。

(0)

四时佳景漫吟四首·其三

我爱秋,秋意淡。海月浸冰壶,丹枫印雕槛。

洞箫声远彻青霞,征雁空中度天堑。

笑掇陶潜数点黄,一杯消尽古今感。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