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西上秋色徂,道长日短愁仆夫。
七十二滩不可逾,负重难为辕下驹。
翠云十斛岩玉瘦,黄叶一亩霜林腴。
涧中石出水生骨,岭上草凋山脱肤。
溪童泼剌健似犊,往来负水能疾趋。
我独何为行在涂,天寒不归对妻孥。
白醪一尊作重九,冯辕手撷红茱萸。
侧身西望长嗟吁,閒吟莫待清景逋。
井陉西上秋色徂,道长日短愁仆夫。
七十二滩不可逾,负重难为辕下驹。
翠云十斛岩玉瘦,黄叶一亩霜林腴。
涧中石出水生骨,岭上草凋山脱肤。
溪童泼剌健似犊,往来负水能疾趋。
我独何为行在涂,天寒不归对妻孥。
白醪一尊作重九,冯辕手撷红茱萸。
侧身西望长嗟吁,閒吟莫待清景逋。
这首清代胡延的《井陉》描绘了秋季井陉道路艰辛的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困苦与愁绪。首句“井陉西上秋色徂”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秋意渐浓,道路漫长。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七十二滩不可逾”和“负重难为辕下驹”表达了道路险峻,行路之艰难。
诗人运用比喻,将翠绿的山岩比作“十斛翠云”,形容其秀美而瘦削;黄叶覆盖的霜林则显得丰饶,“一亩霜林腴”。然而美景背后是艰辛,涧水潺潺,石头裸露,山岭草木凋零,显示出自然环境的严酷。
在这样的环境中,溪边孩童却如小牛般健壮,“泼剌健似犊”,负水而行,动作敏捷。诗人自问为何独自在外,天寒之时未能回家与妻儿团聚,只能借酒消愁,“白醪一尊作重九”,并在行进中采摘茱萸,寓意避邪求福。
最后,诗人侧身西望,感叹不已,提醒自己不要错过眼前的美景,“闲吟莫待清景逋”。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时雨当夜来,出郭喜新霁。
伫立望四郊,春容卉无际。
群山隔大江,苍岩澹相对。
轻风生水波,微露滋花气。
缘津柳已暗,忽悟清明至。
融怡岁序同,俯仰山河异。
逢时思坟墓,拜扫十年废。
闻有故童仆,壶餐酹荒隧。
新阡固已远,龙輴尚天外。
已深濡露悲,更下孤臣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