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携又是十经春,喜见文章刻布新。
不待黄金论高价,共怜白璧净纤尘。
赓歌每忆同中禁,名姓频看慨故人。
国有贤王重耆彦,从知道在不忧贫。
分携又是十经春,喜见文章刻布新。
不待黄金论高价,共怜白璧净纤尘。
赓歌每忆同中禁,名姓频看慨故人。
国有贤王重耆彦,从知道在不忧贫。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和胡祭酒见寄韵(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学问、友情和国家的深切关怀。
首联“分携又是十经春,喜见文章刻布新”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十年的时光,诗人欣喜地看到友人文章的创新与进步。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不待黄金论高价,共怜白璧净纤尘”运用了比喻手法,以“黄金”象征高价值,“白璧”比喻纯洁无瑕的品质。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和才华的赞赏,认为无需用金钱衡量价值,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纯净和作品的卓越。
颈联“赓歌每忆同中禁,名姓频看慨故人”提到诗人每当听到友人的歌声时,就会回忆起与友人在宫廷中的共同经历,频繁地想起老朋友,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惜。
尾联“国有贤王重耆彦,从知道在不忧贫”则转向对国家的关怀,表达了对国家重视贤能之士的期待,同时也表明了对友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充实、不为物质贫乏所忧的赞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学问的推崇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
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
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
明朝郭门外,长揖大将军。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
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
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
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
何如造区夏,复此睦亲贤。
巢凤新成阁,飞龙旧跃泉。
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
禁籞氛埃隔,平台景物连。
圣慈良有裕,王道固无偏。
问俗兆人阜,观风五教宣。
献图开益地,张乐奏钧天。
侍酒衢樽满,询刍谏鼓悬。
永言形友爱,万国共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