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题李香君小影》
《高阳台.题李香君小影》全文
清 / 孙荪意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曼脸匀红,修蛾晕碧,内家妆束轻盈。

长板桥头,最怜歌管逢迎。

无端鼙鼓惊鸳梦,怅仓皇云鬓飘零。黯消凝。

旧院春风,芳草还生。

桃花扇子携罗袖,问天涯何处,寄与多情。

廿四楼空,白门明月凄清。

江山半壁成何事,但苍茫一片芜城。莫伤心。

金粉南朝,犹剩娉婷。

(0)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高阳台·题李香君小影》由孙荪意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的人物肖像和历史感慨的画面。词中通过曼妙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李香君的美丽与才情。"曼脸匀红,修蛾晕碧",描绘了她精致的面容,红润的脸庞和如黛的眉毛,流露出她的娇媚与娴静。"内家妆束轻盈"则暗示了她的出身和仪态。

接着,词人将场景置于长板桥头,歌管相迎,营造出一种繁华与欢乐的氛围,然而"无端鼙鼓惊鸳梦",突然的战乱打断了这宁静,使香君的美梦破碎,云鬓飘零,显露出时代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黯消凝"表达了词人对香君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往昔春风满院、芳草丛生的南国旧景的怀念。"桃花扇子携罗袖"进一步刻画香君的形象,她带着桃花扇和罗袖,象征着她的才情与哀愁。"问天涯何处,寄与多情"则传递出香君对远方的思念和期待。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历史的反思,"廿四楼空,白门明月凄清",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烟云,只剩下空荡荡的宫殿和冷清的月色。"江山半壁成何事"质问历史变迁,"苍茫一片芜城"描绘了破败的景象。最后,词人以"莫伤心"劝慰,尽管南朝繁华不再,但仍有如香君这般美丽的女子留存,寓意着美好事物虽易逝,但记忆犹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婉约的笔触,既赞美了李香君的风姿,又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孙荪意
朝代:清

孙荪意,字秀芬,一字苕玉,仁和人。诸生高第室,编修杖母。有《贻砚斋稿》。
猜你喜欢

武林感怀四绝句用马易之韵柬佑圣观王景周呈王素岩·其三

红尘不到老仙家,依旧疏棂幔碧纱。

两袖高寒吟未稳,倚栏和雪看梅花。

(0)

题昌上人浮碧阁

萧然栏槛俯沧溟,迥绝红尘眼自明。

江月压櫩鳌足重,浦云扶栋蜃楼轻。

浪摇山影团空翠,烟涨林光薄太清。

两袖高风秋㵿㵿,倚栏无语看潮生。

(0)

久雨感怀

闭门十日黄梅雨,门外黄流数尺强。

泥淖载涂深没马,蒿莱满地乱踰墙。

中原义旅惊仓卒,蛮海元凶转陆梁。

安得倚天三尺剑,扫除氛祲济时康。

(0)

访鄮山周致尧时杨彦常乌性善蒋伯威陈子参军联句因次其韵

红树风霜重,玄冬气候深。

幽人喜还往,好客足期襟。

酒阵围诗垒,词锋逼羽林。

江湖千古意,今日友朋心。

(0)

再次前韵

水晶宫阙拥瑶空,宫里琼姬过海东。

雾毂冰轮飞广汉,羽衣仙袂舞刚风。

天神浅试裁云手,海若新成剪水功。

老子畏寒头为缩,鬓毛如猬耳双聋。

(0)

次潘鹏举喜雨韵二律·其二

苍龙将雨出山来,天为生灵息祸灾。

甘泽既能随愿足,片云未必为诗催。

稻畦已溢平畴水,蕙帐仍轰动地雷。

剩欲搆亭题志喜,只疑人怪老坡才。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