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昔予》
《昔予》全文
明 / 王天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昔予谈诗书,矢志在周行。

日从白面生,相矜礼法场。

言也准规圆,动兮模矩方。

褒衣与博带,如生邹鲁乡。

慨彼无怀氏,任真何太康。

虞氏凿人心,仁义作纪纲。

尼丘揭日月,名教昭天章。

文物从此开,于今遂披倡。

寻常闾巷内,冠佩亦琅琅。

且如小交际,筐篚灿玄黄。

投刺通名姓,果酒以相将。

平交尽八拜,长揖谁数详。

频来复频往,施报责相当。

仪节稍疏旷,雷声笑为狂。

予非不烦促,奈此俗之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礼仪制度的向往与反思。诗中提到“昔予谈诗书,矢志在周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接着,诗人描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遵守礼仪规范的生活场景,“日从白面生,相矜礼法场”、“褒衣与博带,如生邹鲁乡”。这种对古代文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传统道德和礼制的尊崇。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过去的单纯怀念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古代与现代之间的差异。“慨彼无怀氏,任真何太康。虞氏凿人心,仁义作纪纲。尼丘揭日月,名教昭天章。”这里通过对比无怀氏时期的自由与虞舜时期的社会秩序,以及孔子对道德的弘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思考。

最后,诗人反思了现代社会中礼仪的执行情况,“文物从此开,于今遂披倡。寻常闾巷内,冠佩亦琅琅。且如小交际,筐篚灿玄黄。投刺通名姓,果酒以相将。平交尽八拜,长揖谁数详。”这些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礼仪的表面化和形式化,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繁琐礼节,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礼仪被简化或忽视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以及对现代社会中礼仪形式化现象的反思。诗中蕴含着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天性
朝代:明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花落二首·其二

桃根桃叶两茫然,大令风情忆往年。

空有愁烟如草长,一春风雨渡江船。

(0)

既和二诗复成二绝·其二

乡情无问江南北,各采芳馨驿使逢。

道上西风秋八月,浪传花信下吴淞。

(0)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其三

珊珊微步怨来迟,淡扫蛾眉不入时。

神韵都将閒处著,桐城文字济南诗。

(0)

题画梅四首·其三

山深日复暮,幽花才半树。

不见咏花人,长烟约轻素。

(0)

梅花绝句八首·其四

荒涧千寻石路交,晚来时见鹤归巢。

骑驴相觅不知处,山外白云悬树梢。

(0)

梅花杂题六首·其四

澹澹晴云薄似罗,遥情脉脉托微波。

江南春好且须住,姑射山头风雪多。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