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来看雨后泉,老僧相迓寺门前。
残红梦里空三月,新绿阴中又一天。
风转北溪随爽气,日冲西岭破浮烟。
公孙携酒先期在,更有诸君在别船。
策杖来看雨后泉,老僧相迓寺门前。
残红梦里空三月,新绿阴中又一天。
风转北溪随爽气,日冲西岭破浮烟。
公孙携酒先期在,更有诸君在别船。
这首《山行纪事》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作者在雨后山行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策杖来看雨后泉,老僧相迓寺门前”,开篇即以“策杖”、“看雨后泉”展现了一幅雨后山行的生动画面,而“老僧相迓”则为这画面增添了几分禅意与宁静,仿佛是大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颔联“残红梦里空三月,新绿阴中又一天”,通过“残红”与“新绿”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隐喻了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哲理。梦里的“三月”与现实中的“一天”,一虚一实,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颈联“风转北溪随爽气,日冲西岭破浮烟”,进一步描绘了山行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北溪之风带来清爽之气,日出西岭,穿透轻烟,展现出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公孙携酒先期在,更有诸君在别船”,则以人物活动收束全诗。公孙提前准备酒宴,邀请友人在另一条船上相聚,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情谊深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山行纪事》通过对山行途中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