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名为凌霄的树,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奋斗与坎坷。开篇“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两句,既点出了这棵树的特立,也透露出它并非独立,而是与众多同类争艳。
接着,“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写出这棵树借助于另一棵树而迅速成长,达到了百尺之高。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人在社会中通过各种关系和资源的帮助下取得成功的过程。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则是对这棵树依附于另一棵大树并在其枝头盛开花朵的情景。这里,“托根附树身”不仅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中植物间的共生关系,也暗示了一种社会关系,即个人或团体通过与权力中心的联系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发展。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表明这棵树自认为已经稳固,不会轻易被外界所影响。然而,“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则揭示了即使看似坚不可摧的存在也可能在瞬间坍塌,一旦失去了依托,它就变得孤立无援,随风摇摆。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写出了突如其来的狂风将这棵树击败的情景。这里,“疾风”象征着不可预测的社会变迁和外界压力,而“吹折不终朝”则意味着即使是强者在瞬间也可能被打垮。
最后,“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形象地描绘了从高处落到低处的悲剧转变。这里,“朝为拂云花”指的是早上还与云朵相伴,显得高洁无比;而“暮为委地樵”则是晚上已经被风吹落,成为普通的地面枯枝。这一对比,不仅写出了树的命运,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荣辱。
诗末,“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作为对读者的劝诫,告诫那些追求独立和自立的人不要效仿那些柔弱且无依赖的幼苗。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在追求成长与坚强时必须面对并适应环境变化的智慧。
半世几离合,翛然无住身。
又为一去客,元是再来人。
野宿风鸣雪,江行梅破春。
两翁如问我,为话鬓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