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具》
《寒具》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

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0)
注释
纤手:细嫩的手指。
搓:揉搓。
玉:比喻洁白或珍贵的玉石。
数寻:形容反复寻找。
碧油:绿色的油脂,可能指某种植物油。
嫩黄:鲜艳的黄色。
深:浓重,鲜明。
夜来:夜晚。
春睡:春日的沉睡。
浓于酒:比酒还要浓厚。
压褊:紧束,束缚。
佳人:美女。
缠臂金:缠绕在手臂上的金色装饰。
翻译
纤细的手指搓揉出如玉的圆润,寻找着碧绿的油脂,轻轻蘸取那鲜艳的嫩黄色。
夜晚的春梦比美酒还要浓厚,连带着精致的金环,紧束在佳人的手臂上。
鉴赏

这两句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

这里描写的是一种精致的生活场景。"纤手"指女子柔美的手,"搓来玉数寻"表达了对珍贵物品细心挑选的情态,而"碧油"和"嫩黄"则形容了一种淡雅的色彩,显示出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轻蘸"一词用得恰到好处,传达了动作的温柔与精细。

"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这句则是对夜晚美好的感受和享受的表达。"夜来春睡浓于酒"不仅形容了春夜的甜蜜,还通过与酒的比较,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享乐的情感体验。而"压褊佳人缠臂金"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佳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而"缠臂金"则暗示了亲昵之情,这里的"压褊"一词又一次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把握和对生活情感的深刻领悟。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以其柔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种闲适与享受的生活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了苏轼先生在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之间找到平衡的心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清平乐.题琐窗明月图

枣花帘捲。一片清光满。悄对姮娥肠欲断。

只恨琐窗天远。自怜命薄如云。知心更有何人。

辜负团圞明月,夜深无限销魂。

(0)

十六字令

堤。畔柳翩跹长短亭。行人去,几长见青青。

(0)

点绛唇.自画墨梅便面赠莫九嫂,并成是解

春透疏棂,一枝晴雪和烟冷。乍斜还整。

写出江南景。姑射仙人,清影呼初醒。新妆靓。

暗香浮岭。明月前身影。

(0)

两同心.自题纫秋小照

露满高梧,秋光容与。

伫阑干、谁逞腰肢,展芭蕉、欲分眉妩。

谢姮娥,早付天香,婆娑深护。别有幽馨盈掬。

系情湘浦。掩映处、几叠屏山,消受得、芳华如许。

君看取,风叶含丹,月波流素。

(0)

点绛唇.悔堂弟将至,走笔迎之

兰月团圞,愁中令节今宵又。吟桡来否。

只在烧灯候。别恨难消,闷也抛红豆。抛红豆。

一尊芳酒。同嚼梅英瘦。

(0)

念奴娇.余于戊戌仲冬归娄江,倏又季春时矣,离思萦怀,填此词寄悔堂弟

纸鸢声动,算离家、又过清明时节。

一昔东风吹梦断,此际离愁难说。

菊槛评花,桐窗煮茗,曾记三秋别。

片帆迢递,远山如阻千叠。

遥想绮阁春融,尊开良夜,同盼团圆月。

玉树琼枝看渐长,添得堂前欢悦。

屈指归期,归期偏杳,柳岸应飞雪。

最堪怜处,小桃红绽如血。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