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满高梧,秋光容与。
伫阑干、谁逞腰肢,展芭蕉、欲分眉妩。
谢姮娥,早付天香,婆娑深护。别有幽馨盈掬。
系情湘浦。掩映处、几叠屏山,消受得、芳华如许。
君看取,风叶含丹,月波流素。
露满高梧,秋光容与。
伫阑干、谁逞腰肢,展芭蕉、欲分眉妩。
谢姮娥,早付天香,婆娑深护。别有幽馨盈掬。
系情湘浦。掩映处、几叠屏山,消受得、芳华如许。
君看取,风叶含丹,月波流素。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致,通过露水、高梧、芭蕉、屏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露满高梧”、“秋光容与”,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伫阑干、谁逞腰肢,展芭蕉、欲分眉妩”,将芭蕉拟人化,赋予其女性般的柔美姿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谢姮娥,早付天香,婆娑深护”,借嫦娥守护月亮的传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保护之情。“别有幽馨盈掬。系情湘浦”,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情感寄托于湘江之畔的幽香之中,寓意深远。
最后,“掩映处、几叠屏山,消受得、芳华如许。君看取,风叶含丹,月波流素”,通过描绘屏山掩映、风叶含丹、月波流素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呜呼良马不世出,今人但寻李侯笔。
五龙忽堕白云乡,海角孤臣看自失。
太平天子开明堂,前驱麒麟后鸾凰。
当时此马来万里,想见顾盼生风霜。
龙眼老仙亦如此,挥毫谈笑群公里。
官閒禄饱少尘埃,雾阁云窗天上起。
风流转眼馀山河,人间荆棘何其多。
临风卷图三太息,此马今存知奈何。
山头种石悬苍云,山下急流风卷纹。
何年荒碑当岭立,龟趺圭首犹鳞皴。
神龙驱毫鬼输墨,羊公精神荆楚色。
想当意匠经营初,已尽东南烟雾迹。
从来登览非真游,襄人正乐吴人愁。
尊前邹湛亦不恶,江山千古同悠悠。
君不见征南后来人姓杜,自喜作碑心更苦。
祇留陈迹笑痴迷,行客何曾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