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返如假,叠径入云屏。
不借湖光洗,朝朝泼黛青。
真山返如假,叠径入云屏。
不借湖光洗,朝朝泼黛青。
这首诗描绘了南屏山的自然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色的变幻与层次感。
“真山返如假”,开篇即以“真”与“假”的对比,强调南屏山的真实与独特,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艺术品。“返如假”则暗示了山景的生动与逼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
“叠径入云屏”,进一步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如同层层叠叠的屏风,直入云端。这里不仅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高耸,也隐含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以及最终达到高处时的豁然开朗之感。
“不借湖光洗”,则从侧面赞美了南屏山的独特魅力,无需借助湖水的映照,山色自有一种深邃而独特的美。这里的“洗”字,既指湖水的洗涤作用,也暗喻了山色在自然环境中的自我净化与升华。
“朝朝泼黛青”,最后以“泼黛青”形象地描绘了山色的浓重与深沉,如同画家挥洒的墨汁,将山体染成一片深邃的青色。这不仅表现了山色的持久与稳定,也体现了诗人对南屏山景色的深刻印象与喜爱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南屏山的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悬壁万仞馀,江流绕其趾。
仰视不见天,森秀拔地起。
中洞既深豁,旁窦皆奇诡。
惜哉题识多,苍玉半镵毁。
安得巨灵凿,永削崖谷耻。
缅怀两伏波,往事可追纪。
铜柱戍浪泊,楼船下湟水。
时异非一朝,地去亦万里。
山头博德庙,今为文渊矣。
谓予诗弗信,君请订诸史。
不为刘郎屈,萧然钓远汀。
当时无此客,其象见于星。
龙衮思同学,羊裘谒广庭。
九行仰黄道,一曜动青冥。
帝座容伸足,云台肯绘形。
少微非大隐,光彩谩荧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