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其四》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其四》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行者南来今几春,一回举似一回新。

钵盂夺得知何用,不怕梅花解笑人。

(0)
翻译
行者从南方来到这里已经多少个春天了,
每一次举起酒杯都感觉像是第一次。
注释
行者:指代远行的人,可能是个僧侣或游子。
南来:从南方而来。
今几春:至今已过了几个春天。
一回:每次。
举:举起。
似:像。
新:新鲜,初次体验的感觉。
钵盂:僧侣用来盛饭的器具,也常指代饮酒。
夺得:得到,此处可能指饮酒。
知何用:知道它有何用处。
不怕:不惧怕。
梅花:梅花酒,古代常见的一种酒。
解笑人:嘲笑人,此处可能指酒后失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游子归来、自然景观和禅悟生活的诗句,出自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的手笔。诗人通过对春天的反复体验,以及对行者携带钵盂这一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然处之的禅意。

"行者南来今几春,一回举似一回新"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春天的反复体验,每一次都是新的感受,都能引起诗人的深刻感悟。这里的“行者”通常指的是佛教僧侣,他们四处云游,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提升,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向往。

"钵盂夺得知何用,不怕梅花解笑人" 这两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钵盂是僧侣们乞食用的器皿,而诗中“夺得”一词,意味着一种主动选择的行为。这里诗人通过对钵盂的描写,展现了对于简单、清贫生活方式的一种赞美和追求。而“不怕梅花解笑人”则是说,即使在最为寂寞孤冷如梅花般的环境中,也不会感到畏惧或悲哀,因为心境已然超脱。这里的“梅花”,常作为中国文化中象征孤傲和高洁的意象,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总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描绘行者归来、自然景观以及禅悟生活,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题西湖十景邹和峰家藏戴文进画巨浸秋波·其二

斛律光敕勒咏,刘越石扶风歌。

曲高从来和寡,妙处正不在多。

(0)

观打鱼

石梁水落天波澄,渔人放獭如放鹰。

编筠作航来往便,往似飞梭来似箭。

蛟潭无极龙客幽,江空獭饥渔人愁。

渔人愁,河鲂喜,清江一曲孤烟起。

(0)

毛园萃芳亭与沈中白丘月渚同赋·其三

额城一别会滇云,花底匆匆酒未醺。

青殿挥毫应忆我,金梁明月碧峣分。

(0)

春帖用宋人四句例·其二

江国梅花头并白,高峣杨柳眼还青。

八村烟水移春槛,九寺云山借景亭。

(0)

圆照寺

横枕山窗里,月明林影动。

禅心烱不眠,宁有巴山梦。

(0)

张崇象新居

碧山学士居茅屋,锦里先生过草堂。

淼淼龙池接沟水,啾啾雀树隐邻墙。

何人问字能携酒,有子摊书解满床。

巴曲肯来收下里,楚歌还拟和沧浪。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