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无处避啼鹃,风雨冥冥极漏天。
石齿齧人行不得,马蹄施铁踏将穿。
遗苗出没溪山险,戍卒艰虞堡寨连。
谁是于今赵充国,可同樽俎说安边。
春愁无处避啼鹃,风雨冥冥极漏天。
石齿齧人行不得,马蹄施铁踏将穿。
遗苗出没溪山险,戍卒艰虞堡寨连。
谁是于今赵充国,可同樽俎说安边。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镇远道中》描绘了春天旅途中的艰辛与愁绪。首句“春愁无处避啼鹃”,以杜鹃鸟的啼声渲染出浓郁的春愁氛围,表达出诗人无法逃避内心忧虑的情绪。次句“风雨冥冥极漏天”则通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压抑和迷茫的感受。
“石齿齧人行不得”形象地写出道路崎岖,石头如牙齿般锋利,行走艰难,暗示了行程的困苦。“马蹄施铁踏将穿”则描绘了马蹄因道路状况而磨损严重,显示出长途跋涉的艰苦。
接下来,“遗苗出没溪山险”描述了沿途贫瘠的土地和险峻的山水,反映出戍卒们生活的艰难和戍守边疆的危险。“戍卒艰虞堡寨连”进一步强调了边防战士面临的困境,连绵不断的堡寨象征着防线的绵长和戍守任务的繁重。
尾联“谁是于今赵充国,可同樽俎说安边”借古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能像西汉名将赵充国那样安定边疆的英雄的期待和呼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宁的深深忧虑和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感慨。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行走在边关道路上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边疆局势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仰慕。
为爱鹅池可禊兰,朅来松下驻吟鞍。
一家昆弟皆台宪,两世翁孙此县官。
风渡潮声来海口,雁将秋色下长安。
白云凝伫山阴近,笑策潘舆奉母欢。
迷行常坎壈,守道自熙怡。
伐蛟不恃力,刺虎宁用机。
华屋非所尚,茅楹岂不宜。
未觉覆盂安,讵知累卵危。
北斗垂几尺,东京路几千。
大江复几深,腊尾难放船。
岂无彫胡饭,疾病相后先。
波涛日夜起,高枕相与眠。
春风明日来,为我添华颠。
沅湘盛春风,兰茝为人妍。
沅湘无故人,耕钓异云烟。
沅湘有故人,避地于我前。
彼美媚学子,共讲中庸篇。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
海陵何所有,麋鹿昼成行。
多仓多麋鹿,今也恨难忘。
爰从本朝来,人物上国光。
容我迹其间,性之因翱翔。
性之笃忠信,又复能文章。
一世所趋附,在眼独不忙。
困于州县吏,敛翼弗许张。
蹉跎谁识之,心胆空堂堂。
我不自揆者,荐之三府傍。
相公意似顺,众口极雌黄。
我斥不得容,为子增慨慷。
子行群贼中,妻孥道路长。
挂帆扬州湾,闻我病在床。
不寻枉渚来,或谓子不刚。
活我以简策,饱我非稻粱。
告别闽岭去,波浪春风狂。
既欲杀风母,又欲射天狼。
四海俱已震,何处一身藏。
挥泪与之子,关雎哀不伤。
禄山倾社稷,朱泚侮君王。
于今无此孽,但可正皇纲。
文章出号令,忠信被农桑。
之子抱此器,用之斯民康。
吴酸宜勉强,无烦忆粟浆。
《王性之自扬州迁路相访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比赠诗以别》【宋·晁说之】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海陵何所有,麋鹿昼成行。多仓多麋鹿,今也恨难忘。爰从本朝来,人物上国光。容我迹其间,性之因翱翔。性之笃忠信,又复能文章。一世所趋附,在眼独不忙。困于州县吏,敛翼弗许张。蹉跎谁识之,心胆空堂堂。我不自揆者,荐之三府傍。相公意似顺,众口极雌黄。我斥不得容,为子增慨慷。子行群贼中,妻孥道路长。挂帆扬州湾,闻我病在床。不寻枉渚来,或谓子不刚。活我以简策,饱我非稻粱。告别闽岭去,波浪春风狂。既欲杀风母,又欲射天狼。四海俱已震,何处一身藏。挥泪与之子,关雎哀不伤。禄山倾社稷,朱泚侮君王。于今无此孽,但可正皇纲。文章出号令,忠信被农桑。之子抱此器,用之斯民康。吴酸宜勉强,无烦忆粟浆。
https://shici.929r.com/shici/umc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