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盛封主事挽诗》
《盛封主事挽诗》全文
明 / 罗玘   形式: 古风

封君夜台游,邻鬼纷累百。

聿始迎封君,又若聚叹息。

谁能一布衣,老用著冠帻。

有子虽令学,曾几青云客。

家家竞落莫,谁氏再丰硕。

幸灾俗之常,而闵垂绝魄。

隔藩即仇雠,反眼视蛮貊。

封君有宽肠,春水满四泽。

蜉蝣生死间,天地一朝夕。

生荣死之安,盍受百鬼役。

寄言人世间,愿踵封君迹。

(0)
鉴赏

这首挽诗《盛封主事挽诗》由明代诗人罗玘所作,通过哀悼逝者盛封主事,展现了对逝者生前品德与精神的深切缅怀。

首句“封君夜台游”,以“夜台”这一传统意象,描绘了逝者在冥界漫游的情景,暗示其已离世。接着,“邻鬼纷累百”一句,描绘了冥界的景象,众多鬼魂围绕,营造出一种幽暗、寂寥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聿始迎封君,又若聚叹息。”这两句中,“聿始迎”意味着迎接,但“又若聚叹息”则暗示了迎接的同时,也伴随着对逝者的哀伤与不舍。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挽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谁能一布衣,老用著冠帻。”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逝者生前的与众不同,即使在老年时仍保持着庄重与尊严,体现了其人格魅力。

“有子虽令学,曾几青云客。”这句表达了对逝者子女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学习并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但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未能亲眼见证子女成功的遗憾。

“家家竞落莫,谁氏再丰硕。”这两句通过对比,反映了社会的普遍现象——家家户户都可能经历落寞,而逝者家庭却再次繁荣,表达了对逝者影响力的肯定。

“幸灾俗之常,而闵垂绝魄。”这两句表达了对社会常态的理解与同情,同时对逝者即将离世的哀痛之情。

“隔藩即仇雠,反眼视蛮貊。”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指出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的隔阂与敌意,以及面对外族时的态度变化。

“封君有宽肠,春水满四泽。”这两句赞美逝者心胸宽广,如同春水般滋润万物,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蜉蝣生死间,天地一朝夕。”这两句以蜉蝣短暂的生命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生命的脆弱。

“生荣死之安,盍受百鬼役。”这两句提出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鼓励人们在生前努力,死后也能得到安宁,甚至接受百鬼的侍奉,体现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

“寄言人世间,愿踵封君迹。”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精神的传承与敬仰,希望后人能够追随逝者的足迹,继续发扬其高尚品质与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评价,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人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罗玘
朝代:明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学者称圭峰先生。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乡试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进侍读。著有《圭峰文集》《续集》《类说》《圭峰奏议》等。
猜你喜欢

游边上

佩剑游边地,悲风捲败莎。

雕饥窥坏冢,马渴嗅冰河。

塞阔人烟绝,春深霰雪多。

蕃戎如画看,散骑立高坡。

(0)

移竹后雨

洗红窣窣乌苣雨,落紫飕飕皂角风。

挂起北窗聊问讯,新移来竹定惺松。

(0)

寄友

发影明寒镜,萧萧亦自怜。

故人难会面,行客又经年。

晴雪添崖瀑,春云杂晓烟。

相思有书札,写尽夜灯前。

(0)

初夏三首·其一

芳歇红稀蝶懒来,潇潇风雨送春回。

绿阴如许无人看,软玉枝头已有梅。

(0)

初夏三首·其二

牧笛无腔雨似烟,菜花成子日如年。

人家火养春蚕快,要趁工夫下早田。

(0)

吴宣抚故宅

社稷疲奔命,乾坤服至诚。

扶持三蜀在,出入两朝荣。

豕犬有遗恨,麒麟空复情。

家声隤已尽,国法用犹轻。

成季翻无后,花卿浪得名。

门庭黄鸟语,几杖绿苔生。

威福何偏重,精神恐不平。

庶几蒙世立,凡百慎持盈。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