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泛白蘋洲,未到云深处。
今遇卞山僧,遥指云中树。
卞山处处皆白云,千峰万峰云不分。
白云回合即山寺,僧在乱云堆里睡。
脩篁蔽天亏日月,香茗流泉隐仁智。
霅溪南下合苕溪,百里苍苍猿一啼。
我欲寻僧采茶去,更入此峰西更西。
昔泛白蘋洲,未到云深处。
今遇卞山僧,遥指云中树。
卞山处处皆白云,千峰万峰云不分。
白云回合即山寺,僧在乱云堆里睡。
脩篁蔽天亏日月,香茗流泉隐仁智。
霅溪南下合苕溪,百里苍苍猿一啼。
我欲寻僧采茶去,更入此峰西更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卞山僧所谈论的山中胜景的向往与想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云雾缭绕、白云与山峰交融的壮丽景象,以及山中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通过“脩篁蔽天亏日月”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林遮天蔽日的景象,暗示了山中环境的幽静与神秘。“香茗流泉隐仁智”则点出了山中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更有高人隐士的智慧与品格。最后,“霅溪南下合苕溪,百里苍苍猿一啼”两句,以溪水的流动和猿啼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与生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野寺湖山景,月上绿杨堤。
矫矫鸣阳鸟,飞过倍增差。
别去惠锦裳,落我白云居。
呼童拈香读,辞雄湖海姿。
往事已陈迹,逢辰正忧危。
行行淩霄汉,薇屏壮猷为。
寂寂卧烟坞,虚庭花影移。
玄窍嗟久塞,探颐谁端倪。
鲁阳戈人手,宁讶夕阳时。
悠哉无穷思,抱拙守其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