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守宋监丞新三先生祠刊二刘遗文以二诗纪实·其一》
《太守宋监丞新三先生祠刊二刘遗文以二诗纪实·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两翁仕不至丞郎,名节能流百世芳。

穷巷号为通德里,旧书藏在善和坊。

古楹日敝加丹刻,老柏年深益黛苍。

太守怀贤崇教化,乡先生盍祭于乡。

(0)
翻译
两位老人未能升任丞郎,但他们的名声却能流传百世。
他们居住的贫穷小巷被称作通德里,古老的书籍珍藏在善和坊中。
古老的屋梁日渐破旧,却增添了雕刻的朱红;老柏树年岁久远,愈发显得墨绿深沉。
太守怀念贤才,重视教育,乡里的先生们何不在此地举行祭祀以示敬意。
注释
仕不至丞郎:未能升任高官。
名节:名声和节操。
流百世芳:流传百世受人尊敬。
穷巷:贫穷的小巷。
通德里:有道德声誉的地方。
善和坊:存放珍贵物品的地方。
古楹:古老的屋梁。
丹刻:雕刻的朱红装饰。
老柏:古老的柏树。
黛苍:深绿色。
太守:地方长官。
怀贤:怀念贤能之人。
崇教化:重视教化。
乡先生:乡村教师。
盍:何不。
祭于乡:在乡里举行祭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德行和学识,以及他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古楹、老柏,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品格的坚持。同时,诗人提到了太守崇尚教化、乡先生受祭祀的事迹,显示了当时社会对德才兼备者的尊重。

诗中“两翁仕不至丞郎,名节能流百世芳”表明了这位官员的品行和学问影响深远;“穷巷号为通德里,旧书藏在善和坊”则描绘了一处藏书之地,反映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清新,充分展现了古人崇尚道德与学问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其一

场屋收馀策,匡庐寄一瓢。

款门如有欲,委币辄难招。

菜甲留终夕,蒲团共小桥。

崆峒他日问,应记说神霄。

(0)

和沈守持要题谢公楼额

危楼何在水云中,穿市牙旗退自公。

闲作此来横笛夜,爱看人醉落帆风。

欢呼夹道江声合,硬语蟠空客技穷。

姓字从今联沈谢,不知千古更谁同。

(0)

嵊县次韵答过客常德尉觅酒

渊明欲学醉阳城,种秫无田漫著情。

渴枕误成颓玉梦,空槽宁有滴珠声。

去寻云岛人非俗,吟到雪溪诗转清。

邻瓮夜赊聊送似,知君已洗大苏觥。

(0)

赋胡贵常所寓西楼

早挟台山紫翠光,来栖高处足徜徉。

浮云相伴身为客,落月应同梦到乡。

雁笛入联饶独唱,凤箫在袖待双翔。

拍怀湖海何妨共,倘许扶携上大床。

(0)

送酒与元春兄

九月风光又一年,君家无酒坐无钱。

翠微虽负菊花约,安乐应甘饮米权。

举世方争沈醉境,谁人能顾独醒贤。

两从事□聊相谂,会取一般平淡天。

(0)

送胡检阅

尘鞅纷纷走畏途,眼中得见古璠玙。

利名抑末有知己,骨相虽癯却饱书。

已把三长修信史,应无千斛到清居。

文章到地此为最,凤阁鸾台次第除。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