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限韵三首·其三》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限韵三首·其三》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欢场才罢,去对孤檠话。

欲击唾壶声尽哑,可惜孤城浪打。

一宵柳簇花笼,何时万户千钟。

尘世风波似海,狂奴谈笑生风。

(0)
鉴赏

这首《清平乐》描绘了夜晚在友人别馆中饮酒作别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人生的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句“欢场才罢”,点明了聚会结束的时刻,暗示了欢乐之后的离别氛围。接着,“去对孤檠话”一句,通过“孤檠”(孤独的灯)这一意象,渲染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预示着即将面对的分别将带来内心的空虚。

“欲击唾壶声尽哑”借用晋代名士王献之击唾壶以抒发豪情的典故,表达了主人公试图以豪放的姿态面对离别,但最终却因情感的沉重而无法发出声音,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悲凉与无力感。

“可惜孤城浪打”一句,通过“孤城”与“浪打”的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如同孤城般被离愁所包围,同时,浪打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一宵柳簇花笼,何时万户千钟”则转而描绘了一幅春夜美景,柳树环绕,花朵点缀,营造出一种短暂而美好的瞬间,与前文的离别形成对比,暗示了美好时光的易逝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尘世风波似海,狂奴谈笑生风”两句,以大海的广阔比喻尘世的复杂多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同时,“狂奴谈笑生风”则展现出主人公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与挑战,也能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以谈笑风生的方式面对,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周宗夷东山堂

城嶂标扆极,谁家特有山。

偏怜东崦好,只对北堂閒。

动石低檐住,流莺拂槛还。

仙关锁琼海,幽梦或时攀。

(0)

送赵紫芝游天台

寒退糊碑阁,春留种药城。

幽居自可乐,暂出岂无名。

综水援蓝聚,裙山剪绣迎。

文殊扣野衲,痴语为谁清。

(0)

李处士挽诗

忆吟诗句与君儿,曾说高宗涕自挥。

两地兵休重富乐,百年家活共轻肥。

多留萤火明书案,閒著渔蓑傍钓矶。

身内巳无尘土僻,霜阡雪坞送将归。

(0)

题阎才元喜雪堂三首·其一

东来十月黄尘满,霰点霜花总未堪。

恰是使君诚意足,带将腊雪赴荆南。

(0)

诗悼路钤舍人德久潘公三首·其一

诗人冥漠去何许,花鸟相宽不作愁。

耆旧只今新语少,九原唤起韦苏州。

(0)

陈待制挽诗四首·其三

昔年行住偶相同,舍策追羊径未通。

只么空归在何处,一竿红日海门东。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