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
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
先雪隐薜荔,迎暄卧茅茨。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
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
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
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
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
先雪隐薜荔,迎暄卧茅茨。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
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
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开篇“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两句,勾勒出一幅山林景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丰富与衰败并存的对比。接着,“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写出了樵父利用枯枝作为燃料,为自己营造一个温暖的小空间,体现出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则展现了樵夫一日的劳作过程,从早晨磨砺斧头开始,到傍晚时分收工回家,一路上还能高声歌唱,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
“先雪隐薜荔,迎暄卧茅茨”写出了樵父在严寒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活,即便是冬天,他也不会放弃生计,而是在春暖之时躺在茅草丛中休息,这种对自然的顺应和对生活的热爱,是樵夫精神状态的一个缩影。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两句,则描绘了樵父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他常在清澈的小溪中洗涤双足,在高大的树木下晾干衣服,这些细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在。
“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表达了樵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始终保持着一种豁然的心态,他不再为安全与危险所扰,这种境界是他通过长期的山林生活所悟出的哲理。
最后,“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则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樵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他在大自然中遨游,与神灵一样自由自在,这种境界已经超越了世间的是非判断,他的心灵达到了一个纯净无为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樵夫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活的坦然接受,是古代山林隐逸文化的一种美好写照。
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颇攲。
方矩一再度,夙具锸与箕。
晨兴命工徒,将一大治之。
扫砾斫枯蘖,拥泥护芳荑。
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蚯蚓缩未动,虾䗫僵如痴。
此役彼不安,慈悯其忍为。
复有蜈蚣蝎,壤发难迅驰。
仆夫听使去,梃杵肯遽施。
至所谓蛇者,众怒争剪夷。
赤练稍宛转,碎首忽若糜。
人迹不至处,掷出园外篱。
天地主生育,乳孕无穷期。
何土草不茂,何水鱼不滋。
毒堇及淫蜮,赋物曷至兹。
峥嵘不能亩,蜗蚁千万斯。
凶恶如此辈,均受亭毒私。
理有不可晓,颜蹠同世时。
閒居理花药,娱心聊自怡。
小小事兴作,虫豸关安危。
何况大骚动,疮痏良可知。
诛恶亦一快,感慨因成诗。
《修石山》【宋·方回】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颇攲。方矩一再度,夙具锸与箕。晨兴命工徒,将一大治之。扫砾斫枯蘖,拥泥护芳荑。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蚯蚓缩未动,虾䗫僵如痴。此役彼不安,慈悯其忍为。复有蜈蚣蝎,壤发难迅驰。仆夫听使去,梃杵肯遽施。至所谓蛇者,众怒争剪夷。赤练稍宛转,碎首忽若糜。人迹不至处,掷出园外篱。天地主生育,乳孕无穷期。何土草不茂,何水鱼不滋。毒堇及淫蜮,赋物曷至兹。峥嵘不能亩,蜗蚁千万斯。凶恶如此辈,均受亭毒私。理有不可晓,颜蹠同世时。閒居理花药,娱心聊自怡。小小事兴作,虫豸关安危。何况大骚动,疮痏良可知。诛恶亦一快,感慨因成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B5R2HzQ.html
我学三十年,巧不能胜拙。
汝年今弱冠,慎勿虚岁月。
何必千里师,而后可受业。
何必万卷书,而后称博洽。
读书贵有用,岂徒资笔舌。
立身一弗谨,万事皆瓦裂。
蔬肉同一饱,自可甘薇蕨。
布帛同一煖,何必轻裋褐。
贫贱士之常,纷华安足悦。
晴窗明几砚,夜灯耿风雪。
汝今其勉旃,经史须涉猎。
顾我何足学,当学古贤哲。
蓝田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群山。
攒天嵬嵬冻相映,君乃寄命于其间。
秩卑俸薄食口众,岂有酒食开容颜。
殿前群公赐食罢,骅骝蹋路骄且闲。
称多量少鉴裁密,岂念幽桂遗榛菅。
几欲犯严出荐口,气象硉兀未可攀。
归来殒涕掩关卧,心之纷乱谁能删。
诗翁憔悴斸荒棘,清玉刻佩联玦环。
脑脂遮眼卧壮士,大弨挂壁无由弯。
乾坤惠施万物遂,独于数子怀偏悭。
朝欷暮唶不可解,我心安得如石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