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其九奠玉币、酌献用《嘉安》。景祐用《祐安》,辞亦不同》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其九奠玉币、酌献用《嘉安》。景祐用《祐安》,辞亦不同》全文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中央定位,厚德惟新。五行攸正,四气爰均。

笙镛以间,簠簋斯陈。为民祈福,肃奉明禋。

(0)
注释
中央:指中心位置或核心。
定位:确定位置或安排。
厚德:深厚的道德品质。
惟新:追求创新。
五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攸正:保持正确或平衡。
四气:四季之气,代指季节变化。
爰均:均匀分布或调和。
笙镛:古代的乐器,用于祭祀。
簠簋:古代盛放食物的礼器,象征祭祀用品。
为民:为了人民。
祈福:祈求幸福或吉祥。
肃奉:恭敬地举行。
明禋:光明的祭祀仪式,表示诚敬。
翻译
居中而定,以深厚的德行追求创新。
遵循五行的平衡,确保四季的和谐。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宋代的一首诗,描绘的是一种祭祀五方帝的庄重场景。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宇宙和自然的崇拜,以及对德行和礼仪的重视。

“中央定位,厚德惟新。”这里强调了中心的稳固与德性的更新,这可能是指祭祀时的核心位置及其所代表的道德理念的不断更新。

“五行攸正,四气爰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尊重,其中“五行”通常指木、火、土、金、水,而“四气”可能是指春夏秋冬四季之气。整体上,这两句话在强调宇宙的平衡与和谐。

接下来的“笙镛以间,簠簋斯陈。”则是对祭祀中使用的一种乐器和礼器的描述,展示了古人在仪式上的细致和庄重。

“为民祈福,肃奉明禋。”这两句表达了通过祭祀来为人民祈求幸福和平安,以及对于神灵的敬畏与诚恳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德行、礼仪以及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和社会理想。

作者介绍
郊庙朝会歌辞

郊庙朝会歌辞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和郑先生病中见雪韵

春愁万斛几时消,谷日阴云自岁朝。

逐客正迷秦岭路,诗人犹记灞陵桥。

草根冻合犹含润,木未花开亦旋飘。

忽忆词林诸故旧,五更骑马正趋朝。

(0)

邀鹅湖过山庄避暑

小洛桥西碧涧长,濯缨不必问沧浪。

五湖地阔春无瘴,六月山深夜自凉。

池面雨浮菱叶乱,门前风细稻花香。

高旌暂住柴门里,音信何愁滞一乡。

(0)

雨霁过雪湖问疾用前韵二首·其二

风动疏帘透晓寒,云归远树昼微漫。

客舟有约来何晚,病榻无营卧亦安。

十里平湖迷望远,一春苦雨赏心难。

乍晴更觉青山好,携手登临兴未残。

(0)

灯夕里巷甚哗婿汝才与儿辈闭户诵习不辍予甚喜用前韵柬雪湖

中天月朗众星稀,里巷通宵不掩扉。

寂寞书斋方苦志,諠哗灯市漫争辉。

收心不逐鸡豚放,振德何须夏楚挥。

为报而翁同志喜,门阑光彩炫周围。

(0)

丁丑夏疽发颈项伏枕逾时近中秋病起雪湖过访贶以诗次韵奉答

数月沉疴仍自逸,当年粗健为谁忙。

秋来雅兴耽山色,病后衰颜怯镜光。

企想故人劳枉驾,坐延明月惯升堂。

平生强项今加疾,白眼望天高举觞。

(0)

两峰亲家枉顾喜而有作且申款留之意

淮海分携又十霜,江云江树两微茫。

迎门一笑秋光好,秉烛相看夜漏长。

谊重断金连甲第,情乖倚玉误东床。

远来须尽登临兴,采采山篱菊正芳。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