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灯夕里巷甚哗婿汝才与儿辈闭户诵习不辍予甚喜用前韵柬雪湖》
《灯夕里巷甚哗婿汝才与儿辈闭户诵习不辍予甚喜用前韵柬雪湖》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中天月朗众星稀,里巷通宵不掩扉。

寂寞书斋方苦志,諠哗灯市漫争辉。

收心不逐鸡豚放,振德何须夏楚挥。

为报而翁同志喜,门阑光彩炫周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谢迁在元宵节期间,对灯火辉煌、喧闹不已的街巷景象的独特感受。他选择与家人在封闭的书房中专心学习,不受外界喧嚣影响,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坚定。诗中通过对比“寂寞书斋”与“諳哗灯市”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和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首句“中天月朗众星稀”,描绘了月光皎洁、星光稀疏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里巷通宵不掩扉”则展现了元宵节之夜,人们彻夜欢庆的热闹场面,与上一句形成鲜明对比。

“寂寞书斋方苦志”一句,点明了作者选择在安静的书房中专心致志地学习,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諳哗灯市漫争辉”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灯市的繁华与喧闹,与前文的“寂寞”形成对比,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纷扰之间的和谐共存。

“收心不逐鸡豚放,振德何须夏楚挥”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在追求道德修养时的态度。他强调的是内心的自我约束,而非外在的强制手段,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内在修养的传统理念。

最后,“为报而翁同志喜,门阑光彩炫周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在学问上的进步感到自豪,并希望得到家人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族带来荣耀和光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在喧嚣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坚持自我追求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知识和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寄答康东侯同学

稽吕相违千里遥,山川两地思迢迢。

君应招隐歌丛桂,我为离群赋采萧。

三径琴樽心欲折,五陵裘马意全消。

那堪一片乡关月,更照愁吟入泬寥。

(0)

题沛上人松月传心小照读卷中方望溪先生文对雨成十四韵

上人人天师,翻经了三藏。

能参真实义,一洗庸愚障。

桐城方先生,可否素不妄。

颇闻高僧传,结构烦哲匠。

先生既归老,余亦就闲旷。

师意独勤勤,杖策时相访。

朝来出锦囊,小现菩提相。

松风一何清,水月光宕漾。

妙明不染心,幻影证无上。

方耽禅味深,忽骇文澜壮。

恍若韩昌黎,破格赠文畅。

感旧增欷歔,抚卷独惆怅。

夜雨声涔涔,添我秋池涨。

泼墨洒云烟,为师作供养。

(0)

过贾阆仙墓

最爱长江簿,诗篇回绝尘。

吟肩余耸削,文胆独轮囷。

落叶荒祠里,孤坟野水滨。

仙灵如寂寞,应忆孟家邻。

(0)

农家乐

茅结山堂竹结门,何殊老杜住东屯。

投间饭犊依雅舅,乘兴行田看鹤孙。

岁久不烦溪洗耳,睡余喜有酒盈樽。

较晴论雨消长日,自觉山家道味存。

(0)

黔西道中

暗雨黔西路,凌晨结伴行。

马蹄循虎迹,人语杂猿声。

旧里余荒井,空山冷废城。

不毛嗟此地,禁得几鏖兵。

(0)

秋日武冈南楼怀古

南楼高敞碧霄悬,极目平沙没远天。

济水潺湲空日日,野禾离秀自年年。

仙家丹灶荒山里,胜国遗踪夕照前。

千古低徊伤往事,杜鹃啼破早秋烟。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