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四首·其二》
《杂兴四首·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秋衾薄薄换吴绫,灯焰无多一半青。

却忆旧时荆楚岸,夜深风雨泊船听。

(0)
注释
秋衾:秋天的被子。
薄薄:轻薄。
吴绫:吴地的精细丝绸。
灯焰:灯火。
无多:不多。
一半青:只有半边是青色。
却忆:回忆起。
旧时:过去的。
荆楚岸:荆楚之地的江岸。
夜深:深夜。
风雨:风雨交加。
泊船:停船靠岸。
听:聆听。
翻译
秋天的被子换上了吴地的精细丝绸,
灯光微弱,只有半边显得青色。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与怀旧之情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秋衾薄薄换吴绫"一句,通过对秋天被褥的描写,勾勒出季节更迭和生活细微的变化,"吴绫"二字既指精致的织物,也隐喻诗人细腻的情感。"灯焰无多一半青"则是夜景的描摹,昏黄的灯光映衬出一种静谧与孤独。

接着,"却忆旧时荆楚岸"一句,转而引出了对往昔的回忆,"荆楚"泛指南方某些地区,这里的"岸"字暗示了水边的情景。最后,"夜深风雨泊船听"一句,则是诗人在静谧甚至有些恐怖的夜晚风雨中,在舟中聆听自然界的声音。这不仅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也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忧郁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几句话通过对现实环境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感受和情感流转。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逊往泉城穫麦

少年食稻不食粟,老居颍川稻不足。

人言小麦胜西川,雪花落磨煮成玉。

冷淘槐叶冰上齿,汤饼羊羹火入腹。

五年随俗粗得饱,晨朝稻米才供粥。

儿曹知我老且馋,触热泉城正三伏。

田家有信呼即来,亭午驱牛汗如浴。

吾儿生来读书史,不惯田间争斗斛。

今年久旱麦粒细,及半罢休饶老宿。

归来烂熳煞苍耳,来岁未知还尔熟。

百口且留终岁储,贫交强半仓无谷。

(0)

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乾。

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难。

此行亦不远,世故方如山。

我持一寸刃,巉绝何由刊。

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轩。

闭门书史丛,开口治乱根。

文章风云起,胸胆渤澥宽。

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

横流一倾溃,万类争崩奔。

孔融汉儒者,本自轻曹瞒。

誓将贫贱身,一悟世俗昏。

岂意十年内,日夜增涛澜。

生民竟憔悴,游宦岂复安。

水深火益热,人知蹈忧患。

甄丰且自叛,刘歆苟盘桓。

而况我与兄,饱食顾依然。

上愿天地仁,止此祸乱源。

岁月一徂逝,尚能反丘园。

(0)

江州五咏·其二浪井

江波浮阵云,岸壁立青铁。

胡为井中泉,涌浪时惊发。

水性本无定,得止自澄澈。

谁为女娲手,补此天地裂。

(0)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

羌虏忘君恩,战鼓惊四隅。

边候失晨夜,骑驿驰中涂。

诏书止穷征,诸将守来驱。

敌微势可料,师竞力无馀。

防边未云失,忧怀愧安居。

(0)

杀麦二首·其一

麦幸十分熟,雨过三日霪。

初晴尚未伏,半夜卷重阴。

细筑场无隙,轻推磨有音。

惊闻诸县水,一晒直千金。

(0)

十一月十三日雪

南方霜露多,虽寒雪不作。

北归亦何喜,三年雪三落。

我田在城西,禾麦敢嫌薄。

今年陈宋灾,水旱更为虐。

闭籴斯不仁,逐熟自难却。

饥寒虽吾患,尚可省盐酪。

飞蝗昨过野,遗种遍陂泺。

春阳百日至,闹若蚕生箔。

得雪流土中,及泉尽鱼跃。

美哉丰年祥,不待炎火灼。

呼儿具樽酒,对妇同一酌。

误认屋瓦鸣,更愿闻雪脚。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